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大盂鼎&大克鼎重聚 回述“鼎盛千秋”(组图)

大盂鼎&大克鼎重聚 回述“鼎盛千秋”(组图)

2021-06-15 11:10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2

大克鼎 上海博物馆供图

大克鼎是西周晚期的重器,内壁铸有铭文290字,记载了“克”对祖父的颂扬与怀念。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后被潘祖荫重金购得,从此他同时拥有举世双绝,特辟一室“攀古楼”专藏,并镌刻印章曰“宝藏第一”。

此后,慕名前来的求访者纷至沓来,心存觊觎者亦大有人在,但潘祖荫始终不为任何威胁利诱所动,声称“我这宝鼎只传后代”。

潘祖荫病故后,其弟潘祖年将两鼎用船从北京运回故乡苏州,作为传家之宝秘不示人。清末,端方任两江总督,曾千方百计欲得两鼎未逞。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端方被杀,潘家才松了口气。

民国初年,有美籍人士专程来华找潘氏商谈求让大鼎,出价达数百两黄金之巨,终为潘家所回绝。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叶,国民党当局在苏州新建一幢大楼,党国大员忽发奇想,要在大楼落成后以纪念为名办一展览会,邀潘家以大鼎参展,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然拙劣伎俩为潘氏识破,婉言拒绝了参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等人连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铜器装箱深藏到屋子底下。城陷后,她家前后闯进7批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财产损失殆尽,却最终没有发现踪迹。

解放后,潘氏家族认识到唯有人民政府才能使两鼎得以长期妥善保存,于是潘达于在1951年主动写信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信中说,国家的文物不应再予收藏,而应公诸人民,由于上海即将建立博物馆,愿将家藏六十年的两鼎献给国家,以供广大人民欣赏研究。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民众第一次饱览了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件珍贵文物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