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看了古人避暑 还是觉得现代社会好(组图)

看了古人避暑 还是觉得现代社会好(组图)

2021-07-14 12:03 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7

清代袁江《骊山避暑图》。来源/网络

结语

其实,古人避暑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说明。只是我们必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尽管有些避暑方法确实有降温的作用,但作用不宜过分夸大。1743年7月20至25日,乾隆写诗说:“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大致的意思就是,身边什么降温工具都有,但还是热得受不了。

要知道,皇帝所拥有的避暑手段肯定是当时社会上最齐全的、最完备的,但即使如此,连他也受不了这几天的高温。根据后来的推算,那几天下午的气温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温度值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根据史书记载,北京“京师威暑”,天津“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河北“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因此,还是科技繁荣的现代社会好啊!

其实,古人避暑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说明。只是我们必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尽管有些避暑方法确实有降温的作用,但作用不宜过分夸大。1743年7月20至25日,乾隆写诗说:“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大致的意思就是,身边什么降温工具都有,但还是热得受不了。

要知道,皇帝所拥有的避暑手段肯定是当时社会上最齐全的、最完备的,但即使如此,连他也受不了这几天的高温。根据后来的推算,那几天下午的气温值,均高于40℃。其中以7月25日的温度值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根据史书记载,北京“京师威暑”,天津“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河北“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因此,还是科技繁荣的现代社会好啊!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