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不要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徘徊久”(组图)

不要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徘徊久”(组图)

2021-10-22 08:42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不要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徘徊久”

静谧的哭声

这三十年间,具本昌一直钟情于拍摄生物和非生物的消逝。而他第一次面对生与死的边界,是在他父亲垂危的时刻,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拍摄“呼吸”这个系列作品。

那时候的具本昌,每天守候在父亲身边,观察着他艰难的呼吸,眼看着父亲精力的流逝,就像一棵将死的植物逐渐失去水分。具本昌突然意识到死亡其实是自然的法则,死前人体会蒸发掉所有的水分,同时灵魂也会从身体中逐渐抽离。当具本昌看到父亲弥留时的无助,“呼吸”这个词突然浮现在他的脑海。呼吸是死亡临界时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是介于生与死之间的状态。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刻意拍摄这种状态,关注各种在死亡边界的事物。

具本昌用特写的方式拍摄老人干瘪的嘴唇、奄奄一息的鸟、废弃铁架上干枯的树枝等这些通常被人们所忽视的事物。具本昌说:“希望你们在观看作品时,能听到我所听到的声音——静谧的哭声。”

总要有些随风

会消失或者逐渐减少的东西总会吸引具本昌的目光。这样的东西有很多,但是这一次他把镜头对准了平凡到让人忽视的一种东西——肥皂。他拍摄了颜色、形态各异的被人用过的肥皂。人们的手和身体,还有灰尘和流水都会给肥皂留下时间的印记,而这些肥皂干了以后,这些用过的痕迹会幻化成意想不到的颜色和图案。

具本昌遵循“少即是多”“简单即是美”的原则,没有拍摄任何其他物件,只在单纯的背景下拍摄用过的肥皂本身。艺术家想用这些简单又安静的照片,悄悄提醒我们时间在流逝,而每一块逐渐消失的肥皂身上都蕴藏了很多回忆。

给白瓷拍肖像

“白瓷”系列可以说是具本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1989年,具本昌翻杂志的时候,看到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位西方老妇人身着白衣,坐在一个巨大的白瓷花瓶前,照片的背景也是白色的。而老妇人和白瓷身上都有刻着岁月的痕迹,颜色和年代感让二者看起来有种和谐的平衡感。这张照片让当时身处异国他乡的具本昌重新审视韩国传统白瓷的价值。当时的他,看到属于韩国的文物在一个外国收藏者手中,甚至还有一丝悲伤。

15年后,也同样是在异国他乡的京都,具本昌又在一本日本的杂志上看到了白瓷的照片。两次在外国的期刊上邂逅白瓷,一种民族自信心让具本昌决心用自己的艺术方式记录并重新表达白瓷的美丽。

每件白瓷都包含着当时创造它的艺术家的灵魂,真实地拍摄出它们细腻的材质和优雅的线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具本昌决定尝试捕捉白瓷内在的美,展现出它们谦逊、深刻又优美的内在灵魂。

于是具本昌开始走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寻找白瓷的踪迹,为它们拍照。具本昌十分享受拍摄白瓷的过程,被它们的庄严和简约所感动。旧时的白瓷如今在世界各国绽放着它们的美丽,虽然不能把它们带回韩国,具本昌也不再像多年前那样感到悲伤。他感到白瓷就在他身边,因为他把它们都记录在了照片里。

更加庆幸的是,因为拍摄白瓷的缘故,具本昌找到了当年那张照片里的女士——一位陶瓷艺术家,而照片里那件美丽的白瓷如今正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

仔细观看具本昌拍摄的白瓷,每张照片都没有影子,那些白瓷就好像是漂浮在画面里。具本昌觉得如果有影子,照片就有对比,白瓷就显得真实而具体。而他并不想把白瓷表现得那么现实,于是就让它们漂浮在那里,仿佛给白瓷注入了精神和灵魂。具本昌说:“我并不想拍博物馆简介里的那种照片,我想给白瓷拍肖像,就像给人拍的那种。”

具本昌热衷收藏和拍摄有年代感的事物,每一处伤痕、每一个裂纹……每件东西身上都写满了它的历史。然而更加有趣的是,你永远无法知道面具后是怎样的脸孔,是谁曾用过这块肥皂,白瓷里曾经装过什么,这些谜一样的细节更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存在。人少时候观展,也许你能听到它们在低语。

展览:徘徊久——具本昌摄影(1990-2021)

展期:2021.9.4-2021.11.14

地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