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千籽同心 榴香墨韵(组图)

千籽同心 榴香墨韵(组图)

2022-11-01 11:41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于园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李商隐的一首《石榴》诗,把石榴的特点描写得清晰鲜明。石榴被古人誉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因其花开红艳,果实成熟时“十房同膜,千子如一”,常被赋予多子多福、吉祥富贵的寓意。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以石榴花果作为吟咏和绘写对象,留下了不少水墨佳作。

光明文化周末版:千籽同心 榴香墨韵

花卉册之石榴(中国画)陈淳

如果说夏花的明艳引人陶醉,秋日的硕果则更加令人欣喜。明代画家陈淳十分喜爱石榴,曾赋诗曰:“蜡蒂团赪玉,文英簇绛绡。秋来结佳果,珍味不须调。”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陈淳《花卉册》中,画有石榴一幅,果枝一束垂坠而下,上结果实两颗,简笔着墨写零落枝叶,浓淡结合绘出果实饱满的姿态,尤其用淡墨细细点出果实裂口处溢出的颗颗籽粒,只一枝便令人想到秋日硕果累累的景象,整个画面清纯淡雅,颇具其典型的“一花半叶、淡墨欹毫”之风。

明代画家徐渭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皆擅水墨写意风格。徐渭也绘有《榴实图》一幅,与陈淳之作相映成趣。不同于白阳山人画中硕果坠枝的意象,徐渭的画作虽也是折枝一笔纵贯素笺,但其所画石榴果开口向上,似仰天大笑,饱满的籽粒似乎要冲出果皮,纷纭而出,笔意恣肆,更添一份狂放之气。画面右上题五言诗一首:“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深山石榴,寄托着画家虽明珠蒙尘却仍放纵洒脱的心境。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