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开见子图(中国画)吴炳
院体画工整富丽,石榴常常入景。故宫博物院藏南宋《榴枝黄鸟图》,描绘了深秋时节,石榴成熟,一只肥硕的黄鹂衔着小虫栖于榴枝上,悠然自得的景象。明代吕纪所绘的《榴葵绶鸡图》轴,石榴树上硕果累累,各色禽鸟聚于其间,树下群花灿烂,一只雄鸡昂首前视,雌鸡匍匐于花间。整体风格兼工带写,设色艳丽而不媚俗,既保持了华贵风范,亦兼具了纵逸的笔墨意趣。
石榴深受历代画家的喜爱,近现代画家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潘天寿等人都喜爱画石榴。其中,潘天寿突破传统画法,其花鸟画尤体现其雄强劲健的笔墨追求。潘天寿纪念馆藏有一幅《石榴图》,树干用笔显得生涩,有“屋漏痕”韵致,中锋与侧锋交替转换并用,提按、顿挫浑然一体;石榴及小枝则用圆笔中锋,如“折钗股”,圆健凝重。画家题句“为忆横磨十万箭,可怜仅得石榴来”,说明了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石榴种子的典故。一幅小小的花果,在画家笔下呈现出磅礴之势、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