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青山杉雨:爱中国,尤其爱江南 (组图)

青山杉雨:爱中国,尤其爱江南 (组图)

2013-04-22 07:44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近代日本书法家青山杉雨作品展上博开幕

   展出42件作品及收藏书画40件

青山杉雨收藏的元代杨维桢的草书《张氏通波阡表卷》(局部)。

4月19日下午“汉韵和风:青山杉雨的收藏与书法作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近代日本书法家青山杉雨的42件作品及其收藏的中国书画作品40件。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联合举办,将持续到今年5月26日。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透露:“青山杉雨的创作在日本书法界很有影响,为此展览开幕而专程从日本赶来的学生辈和仰慕者即有约450位。”借此展览机会,青山杉雨之子青山庆示向上博捐赠了父亲的两件书法作品。

 

57岁的青山杉雨制作《殷文鸟兽圆镜片》。

 收藏创作分两部分展出 

 今年恰逢青山杉雨(1912-1993)逝世20周年,为表达对其多年来致力于推广中国书法、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纪念和感谢,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早在2009年就开始筹备此次特展。展览旨在从青山杉雨收藏的中国书画中感知他的鉴赏眼光和这些书画作品对他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杉雨本人的作品了解其书法创作的轨迹。

展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青山杉雨收藏的中国书画,展品共40件,都是杉雨先生以毕生精力挑选和收藏的中国明清时代书画作品,他去世之后,这些作品捐赠给了东京国立博物馆。观众可以从中了解青山杉雨是如何研究、学习和吸收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的,例如他取杨维桢的字“廉夫”,将书斋改名为“获廉斋”,此外他的号“二石斋”则是因为得了石溪的两幅作品而起的。

 

青山杉雨创作于1968年的《古文曼陀罗镜片》。

第二部分展品42件,是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青山杉雨各个时期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出青山杉雨在学习了中国书画之后是如何融汇其精华、进而自成一家成为日本著名书法大师的。例如创作于1968年的《古文曼陀罗镜片》和1969年的《殷文鸟兽图镜片》,都是杉雨细心研究我国出土文字资料后的力作;创作于1977年的代表作《万方鲜》则是他潜心研究董其昌的果实。

 

热爱中国,尤爱江南

青山杉雨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叶栗郡,原名文雄。少年时拜大池晴风而启蒙,28岁时在当时日本主要的书法协会之一泰东书道院举办的展览中获奖,从此崭露头角。30岁师事西川宁,42岁成为全日本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现代艺术盛会“日本美术展览会”的评委,从此在日本书法界确立了牢固地位,每年年初发表的新作都左右着当年的日本书法流行趋势。杉雨于49岁成为西川宁等创建的谦慎书道会的首任理事长,54岁获得日本政府颁发的“日本艺术院奖”,71岁成为日本艺术院会员。

青山杉雨因为受到日本书法界前辈西川宁的熏陶,增进了中国古典书法的素养。目前无法确切知道他是何时开始收藏中国书法和绘画的,据推测大约是在上世纪20年代,当时有部分日本人开始关注、收藏中国明清书画,杉雨应该就是其中之一。他30岁前后为吴昌硕的作品所倾倒,开始着力收藏吴昌硕的作品,这些作品也对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975年杉雨63岁时在台北故宫看到了董其昌的真迹并为之打动,开始对董其昌书论进行研究,并热衷于作品收藏。从此他的书风也有很大变化,在刚劲之中融入了一丝柔和情感。65岁以后,青山杉雨立志于推广中国书法的普及和教育,并多次访问中国。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岛谷弘幸说:“青山杉雨强调‘一作一面貌’,他以此来展现他的才华和他对书法的理解。”

青山杉雨之子青山庆示向记者表示:“父亲热爱中国,尤其爱江南。在其晚年,每隔一两年一定会来中国一次,还曾写了日记《江南游》。”岛谷弘幸则评价道:“青山杉雨崇尚中国文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或许他很想要成为中国文人之一分子,但是,他毕竟是一位热爱中国的日本人,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人看来,或许会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有传言说青山杉雨曾发出过“继沈尹默之后,中国书法不如日本书法了”的言论,对此说法岛谷弘幸澄清道:“青山没说过那样的话。日本的书法是融合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与中国书法不可比,进入近代以后,两者更是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书法的理解和展示都不同。”

在谈及中日两国书法差异时,岛谷弘幸说:“中国的书法往往是书家个人对书法钻研精进,而日本的书法界人士则会组成书道会,大家在一起切磋进步,日本的书道会有着非常活跃的气氛。”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则评价道:“日本的书道会与中国的各级书法协会不同,书道会还肩负有推广和普及书法的责任,书协则强调其中个人的创作。从这个角度上看,或许日本对书法的重视与训练超过了中国。”据悉,该展览于2012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时,共接待了超过5万名观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