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美术基础教育现在受功利绑架?(组图)

美术基础教育现在受功利绑架?(组图)

2015-05-08 10:37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美术基础教育现在受功利绑架?

《色彩头像》(陈逸飞,1960级)

王建国(上大美院雕塑系主任):

当下学生艺术素养何以缺失

因 为附中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学阶段,其实是艺术的启蒙很重要的阶段。以前的附中教育中,除了绘画技能课以外,还有文化课、美学课,还有美术史课,还有各种的艺 术欣赏课,包括看戏、听音乐,或者各种各样的艺术的熏陶。这些是不可或缺的,其实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的学生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美 术学院,很多学生这种艺术的素养几乎就是没有的。甚至比如讲美术史当中的一些艺术大家,讲一些艺术作品,都不知道,没听说过。而宋元明清的绘画,基本上是 一问三不知。这是修养的欠缺——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附中显出它的重要性来。附中与单纯的美校不一样,他们是培养美术技术人才。我们是培养有潜力的艺术 家,如果不早培养的话,就转瞬即逝了,这个年龄不学,以后就学不进去了,我觉得是这样一个关键的问题。

潘耀昌(上大美术学院教授):

拆楼容易,再建成本就很大

美院附中的重要性与存在的必要性是无疑的。

附 中相当于大学预科,与所归属的大学相比,除教学上存在递进关系外,其选材的年龄段也不同,系挑选少年选手中佼佼者。附中的办学目的,既向社会输送迫切需要 的中专人才,更为高校准备高级人才。中国美院、中央美院以及上海大学美院都有办附中的历史,且证明是很有必要的,已向社会、向高校输送了优秀人才,例子不 胜枚举。

从我国目前状况看,新办的美术院校不少,美术人才培养不少,成绩可观。但从供 求上考虑,确实应该压缩规模,把低质量的学校关停并转,但对有历史的老学校不宜随便处理,一旦失策,要再恢复就很难。今天上大美院既然已定位为上海美术学 院,与国内名校并肩,就理应保留附中,而不是随意关掉,拆楼容易,再建成本就很大,对教育界和社会造成极大损害,其不良影响更甚于毁掉历史名迹。

毛冬华(上大美院附中主任,88级附中学生):

求变创新,精神传承永不消失

高中阶段是很多人一生中最艰辛而不堪回首的苦读生涯,然而我们附中的学生对这段高中生活却充满了怀念。附中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显然和一般高中的题海训练有着显著区别,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引导而非灌输。

艺术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它需要及早引入正规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亦须及早将学生置于尽可能专业的艺术氛围之中。显然一般的高中难以完成这个任务,满足艺术类学生的需求。

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迅猛,各种新的艺术理念逼迫着我们的艺术教学方式作出相应的改革,附中当然也不能停留在原来以素描、速写、色彩老三样为主的专业教 学模式上,而是要注重基本功训练和传统文化及现当代思潮的结合与贯通,引导学生为了创作而打基础。同时,在文化课教学上,亦必须向人文化、素质化作更大的 倾斜,建立适合美术教学特点的完整的文化课体系,以适应培养新一代艺术后备生源的要求。

就全国而言,目前几乎所有美术学院的附中或多或少都遇到了转型的困难,但不少学校已经通过改变教学思路,适应了新的需要,走出了新的路子,值得我们借鉴。比 如,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八年前就已经创造性地推出了AIP国际艺术高中课程,为国外的高等美术院校培养输送人才,有助于加强交流,促进变革。上海作为国际 性的都会,无疑有着这方面的广阔需求,我们也将适时开设国际班的课程,使学校走出上海,走出中国,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自身的价值。

附中的存在价值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却必须与时俱进,求变创新,这是附中的生存发展之道。然而,无论是环境动荡,还是主动求变,附中56年来传承的精神却不 会消失,这就是一种严守精英教育的操守,一种遵循艺术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人为本,以学术为本的态度。我们将致力于培养有艺术理想,品格高尚,人格独立,个 性鲜明,基础扎实,具备完整知识结构和文化选择能力,具有较强可塑性和较大发展潜力的美术后备人才,成为上海中等美术教学的高地和支点,为完善上海中等美 术教育的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