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美诱惑的浪子
“我喜欢画画”——1936年,吴冠中17岁,说出这句话时他还就读于工业学校电机科。在朱德群的建议下,这位少年转而改考杭州艺专,当时看来也许像一时冲动,然而他却用七十余年,将这“喜欢”演绎成了“热爱”。
“我最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的悲伤,然而悲伤竟挽回不了被美诱惑的儿子,一向听话而且功课优良的儿子突然变成了浪子。”
经历过抗战、文革、留学、归来,在讲台上执过教,也在农村做过“粪框画家”。管他命途多舛与否,吴冠中的画艺生涯都在一刻不停地向前。
唯一踟蹰的时期,是他到达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的十字路口时。他早年师从林风眠与潘天寿等大师,接受中国式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熏陶,而后在巴黎的三年留学生活,则将他领进一个完全陌生的西方美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