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热剧掀起的战国藏品热(组图)

热剧掀起的战国藏品热(组图)

2015-12-29 13:20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战国红饰件。记者岑炜鑫 摄 

战国红饰件。记者岑炜鑫 摄

铜镜映美人

战国时期,是社会处于剧烈变革的时代,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化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此时,商周以来青铜器中占主导地位、具有等级象征的礼乐器逐渐衰落了。而日常生活用器却得到了普遍发展,特别是铜镜。铜镜在战国时期,至少在统治阶级中已经普遍使用了。

古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战国人使用铜镜的记载,如《韩非子”现行篇》说“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楚辞·九辩》“今修饰而窥镜兮”;《战 国策·齐策—》“朝服、衣冠窥镜”。今河南和湖南是战园时期南、北两个重要的铜镜产地。湖南是楚国领地,它制作的铜镜轻薄、精美,图案多作双层处理,一般 是在精细地纹上再加各种主题浅浮雕。河南是二晋(韩、赵、魏)界地,它以铸造精美的金银错纹镜而著称。

战国铜镜能够取得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第一,青铜冶铸技术进步,随着铁工具在铜器制造业的使用,为作坊内部更细密的分工、创造新技术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第二,经过商周以来的发展,至战国时期铜镜的合金比例已趋于科学和稳定,大大提高了实用效果。战国铜镜以它那规范化的形制、精美的装饰纹饰,标 志着中国古代铜镜已经从早期的稚朴走向了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铜镜的纹饰,明显地追求繁缛。纹饰常常布满镜子的背面,并多采用浅浮雕、透空雕等技法处理,还铸有精细的地纹。这时期已经开 始将一些特殊工艺用于镜背面的图案装饰,如:彩绘、金银错、镶嵌彩色琉璃等。此前本报曾报道过战国的山字纹铜镜,就是其中一个经典战国镜代表。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