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高校博物馆:捐赠者的心结(图)

高校博物馆:捐赠者的心结(图)

2016-01-07 09:13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秘书长曹荣瑞透露,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已获批,其中构建和完善全方位校内校外育人共同体就是教育综合改革的一个明确项目。上海已在全市层面建立了一个校内校外联席会议制度,包含高校博物馆。预计未来上海将发展1000家左右的教育基地,其中高校博物馆将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辐射意义。

私人捐赠的国家支点在哪?

博物馆、美术馆是国内最重要公共艺术机构,高校博物馆更是肩负着中国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重任。这些博物馆常常会接到艺术家或收藏家无偿捐赠的艺术品、文物,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调整文物、艺术品捐赠行为的法律。

目前,根据捐赠对象的不同,捐赠活动通常分为公益性捐赠和非公益性的捐赠。公益性捐赠活动主要由1999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调整,而非公益性捐赠则主要由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民事法律来调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指依法成立的,以发展公益事业为宗旨的基金会、慈善组织等社会团体。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公益事业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公共文化机构、社会公共体育机构和社会福利机构等。

由此可见,艺术家和收藏家无偿向博物馆、美术馆捐赠的艺术品或文物的行为应当属于公益性捐赠。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专门调整文物、艺术品捐赠行为的法律,但这种公益性捐赠行为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相关规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收藏家们倾家荡产也要给国家捐赠国宝的往事,如今令人怀想之余,平添无限怅惘。私人捐赠文物的几段佳话,像是被定格在过往时间的盛景,民国大收藏家张伯驹,为了买回《游春图》债台高筑。就算遭遇土匪绑架勒索,张伯驹也不肯变卖宝贝,留下一句“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就是这个“把文物看得比命更值钱”的人,建国后把《平复帖》和《游春图》等国宝全部捐给了国家,最后仅留下一个奖状。

这几年,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可谓风生水起,而博物馆收到的私人捐赠却在剧减。有报道称,北京故宫“景仁榜”上私人捐赠的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减少;广东省博物馆前几年建新馆,用5年时间征集文物,愿意捐赠文物的藏家也“屈指可数”。

捐赠文物和艺术品用于公益事业,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行为,应当受到鼓励和提倡。为此,各国都对这种捐赠行为都会给予必要的优惠,其中最主要的优惠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比如,德国规定,对用于公益目的的捐赠,在全部收入的5%以下或者是年营业额的2%以下,可作免税额扣除。法国政府对于支持艺术事业的捐赠行为分为钱款捐赠和艺术品捐赠,并给予了各种税收优惠,钱款捐赠个人在交纳所得税时,可享受其捐赠总额66%的优惠,艺术品捐赠则可享受财产转移税全免的优惠。加拿大对个人公益性捐赠实行的是税收抵免制度,其中文化性捐赠,捐赠者可以享受两项税收优惠,一是可要求相当于赠品公平市场价值金额的税收抵免,二是所产生的税收抵免可以用来抵免其所得税。美国规定,个人捐赠在应缴所得税额的50%内,可以扣减。由于美国对艺术品捐赠的税收优惠十分诱人,甚至引发过利用艺术品捐赠来骗税的案件。

国际上对于艺术品捐赠所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减免、抵免、受益方案和指定方案四种。税收减免是指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税收抵免则是指减少纳税人的应缴税额,受益方案和指定方案是指捐赠人以实际纳税义务支付给指定组织。各国所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公民的文物艺术品捐赠积极性,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丰富的藏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们的积极捐赠。

我国现行的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捐赠行为也有税收优惠的规定,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但是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没有区分钱款捐赠和实物捐赠,钱款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好执行,但像艺术品这样的实物捐赠,因为存在真伪品质鉴定和价格核定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很难落实。此外,公益事业捐赠法还存在执法部门不明确、使用范围过窄、条款过于原则、优惠力度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艺术品捐赠的积极性。

文物和艺术品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仅仅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维持是很难实现真正的保护和繁荣的。如何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通过完善捐赠制度来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私人捐赠其实是建立在一个简单的社会共识之上的:博物馆是文物最好的归宿。因为文物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最终不属于某个人,而是社会共同的财富。在博物馆里,它的价值才能最大化地体现。

2013年4月,对于西安文理学院这所建立在博文厚土的陕西西安的高校来说,实在是一个美好的阳春。在这个春天,西安文理学院收到了最为丰厚的个人捐赠之一:马继忠、喻德江两位先生将多年来精心创作、用心收藏的力作佳品,无偿捐赠给了该校。马继忠美术馆、喻氏陶瓷馆正式开馆,在美丽的高校校园中萌发出脉脉的文化意蕴,营造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感恩、感激、感动的背后,更让人们看到的是先生们对于高校博物馆及学子们的特殊情意,和中国文人从古至今一脉相承、从未丢失的对于中国灿烂历史文化之传承的无私奉献和拳拳之心。

来源:《艺术品鉴》杂志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