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书法 > 郎岗峰书法作品欣赏

郎岗峰书法作品欣赏

2016-12-15 17:5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传统帖学的流风遗韵

——郎岗峰先生书法艺术略论

周博

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以后二千年间,以二王为主要代表的帖系书法一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主脉。有清以来,由阮元发端,至康有为而成鼎盛,碑派书法形成了自身赖以发展的理论体系,期间名家辈出,可以说,从19世纪末至整个20世纪,近现代书法都处于泛化的碑学时代。

但碑学发展至当代,随着对其形式与精神资源的滥用,逐渐疏离于笔法核心,使当代碑学的发展动力逐步消弱,这无疑为帖学的历史超越提供了机遇。自以沈尹默、白蕉为代表的海派书法始,对帖学的回归再次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尤其在80年代直到90年代上半叶过于火爆的现代思潮之后,复古思潮开始盛行,尽精微的帖学风格大得其道,出现了一大批有创作实绩的中青年书家,郎岗峰先生即为其中的代表之一。

郎岗峰,祖籍河北清河,现为中国书协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秦皇岛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像一切有成就的书法家一样,他自幼酷爱书法,每日勤学不辍。早年从唐碑入手,后以『二王』为宗,孜孜于《圣教序》、《十七帖》、《二王尺牍》、《阁帖》的摹习,又注意多方汲取艺术营养,几十年未尝间断。

学习二王书法,关键在于学习者进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世界,在进入后再从中走出来,使王羲之书法成为自己提高艺术水平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从郎先生的早年作品来看,他很好地做到了学习王羲之书法的精妙处而不为所御。作品在空间上干净、空阔、疏朗,运笔舒展、利落、硬朗,从形式上制造了一种开阔之气、端正之气,率性而守规矩、自在而不拘谨,初步形成了儒雅端庄的自家气息和风格。

在书法上研习古人碑帖,只是符合艺术的共性,展示风格还需要个性化的创作,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文人书法无一不是戛然独造的。郎岗峰先生近年在揭橥二王笔法本源和晋韵真脉的基础上,谋求二王帖学的创造性转化,小字更多的保留了《圣教》的结字规律,而以唐摹笔法统之,大字在糅合《圣教》与《十七帖》的基础上,参以张旭、颜真卿体式,形成了敦厚朴茂、隽永古雅、清新自在、蕴藉温润的基本风貌。观其近来书迹,发笔出锋极具古法,虚灵挺拔之致,猛一看温和中规,细细品味方知其书寓巧于平,左右逢源,穷极变化,在流利平和中显露布局的动荡和激越。率意和精能、秀润和雄强交相融合,儒雅中带着玲珑,散淡中显现腾跃,平和、简净而意境高远,笔墨出自自然而精心构造,充分表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切体验和想像力。

郎先生作品所达到的境界当然离不开他几十年艰苦卓绝的笔墨锤炼,但他所取得的成就,绝非仅来源于此。因传统帖学的精义是中国文人审美的日常化,审美作为生存方式的重要方面凸显出文人精神的高标。书法在渗透生活的细节中,随境适情,作品与艺术家的生活和文化积淀互为表里,故此我们才能在作品中看到艺术家的精神形态,书法即是艺术家的人生。郎岗峰先生深谙其中精义,在刻苦研习书艺之余,饱读诗书,于中国古典文献用力最勤,同时涉猎文字、诗词、摄影、京剧、哲学等相关文化与艺术门类,其京胡演奏水准可以专业称之,得当代多位名家赞许。多方面的修养使郎先生的书法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性,所以魅力独在。

古人说:书品即人品,柳诚悬更直谓『心正则笔正』。此论是否客观姑且不辩,但郎先生的人格操守却为人所共誉。其为人真诚、纯正、儒雅,洋溢着一派春风化雨的儒家作风,可称谦谦君子,其书温润敦厚、清新可人当得益于此。先生亦有兼济天下的情怀,作为省、市书协的主要领导,多年来不遗余力的推荐、培养后学,开展大型书法活动,营造良好艺术氛围,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他的领导下,秦皇岛市先后承办了首届全国大字书法艺术展、当代军旅书法名家提名展、中国(秦皇岛)中小学生书法艺术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组织了不可计数的讲评、讲座、看稿活动,秦市书家得益于此多矣,秦皇岛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书法地位、文化地位亦因此提升。

郎先生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老区、关注贫困阶层。在他的努力下,秦皇岛在贫困老区建起全国第一所『兰亭中学』;他多次组织书法义卖,为『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历年春节前夕的文化下乡,他每次都是率先前往,深受农民欢迎,亦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郎先生以他言行,阐释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姿态,而这也成为解读其书法创作成就不可或缺的视角。

郎先生正当盛年,书法创作底力日渐深厚,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先生的艺术定能达到『脱巾独步』、『窅然空踪』的超拔之境。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