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艺术:美国梦的破碎和再兴(组图)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艺术:美国梦的破碎和再兴(组图)

2017-02-28 12:5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亚迪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爱德华·霍普,《纽约电影》,193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30年代,美国大城市里充斥着逃离艰苦乡村生活的美国人和被二战阴云驱赶而至的欧洲人。绘画中荧幕上 “雪白晶莹的山顶”,或许暗指当时的热门电影《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 1937年),电影讲述了4位西方旅客因为飞行事故意外发现了隐藏于群山之间的香格里拉。逃避现实或许是当时美国人最为迫切的需求。

霍普和马什的绘画意识到好莱坞其实是给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避世幻象,甚至是历史幻象。巴黎橘园美术馆的策展人用大萧条时期的电影剪辑来结束他们的展览,效果非常好。也许没有哪部怀旧电影能比《飘》更著名,因此巴黎策展人也剪了其中几幕放到剪辑里,但《飘》的制片人在1939年确实是勾勒出了一个“有用的过去”,给了观众美丽的幻想。电影最高潮的一幕,斯嘉丽发誓自己再也不会挨饿,这让大萧条时期千百万人声泪俱下,因为这就是他们所亲身经历的:为了生存而斗争。其中的故事自然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意在安抚内战前的美国南方,但也透露出了1930年代饥饿与苦难的现实。

剪辑的电影中还包括《绿野仙踪》 (The Wizard of Oz,1939年)中象征装饰艺术的翡翠城;《摇摆乐时代》(Swing Time,1936年)中黑着脸跳踢踏舞的弗雷德·阿斯泰尔(Fred Astaire);讽刺电影《毫不神圣》(Nothing Sacred,1937年)中卡罗尔·隆巴德(Carole Lombard)首次乘坐飞机的兴奋模样——向现代技术致敬;以及《史密斯先生游美京》(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1939年)中 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要求美国实践其民主价值的场景(显然是针对美国的政治现状)。好莱坞是粉饰大萧条时期美国生活的主力,而这次展览却揭开了令人迷醉的表象,希望观众可以自发对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进行深度探索。

1934年,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出版了生平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小说开端恰好在华尔街股灾之前,主人公罗斯玛丽·霍伊特(Rosemary Hoyt)是一位年轻的明星,活泼、热情、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象征着美国的纯真年代;到小说结束时,她与整个国家一样,已经失去了浪漫的幻想,但却不肯 脱下一身星光。即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成熟、世故、清醒,美国梦的诱惑仍然是不可抗拒的。在一个国家的形成时期,历史、艺术、寓言和神话的导向作用都是十分明显的,而在重建时期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在大萧条时期,当美国跌入谷底时,美国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大萧条过去后,美国需要认真深刻地反思,才能重整旗鼓,避免重蹈覆辙。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3456789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