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现场
萨拉·桑顿在书中这样描述纽约佳士得夜场拍卖的情形:
拍卖会容纳了1000人,而一个人的位子被安排在哪里代表他的地位与尊严……拍卖会有站席、有很糟糕的位子、有好位子,也有非常好的位子,而靠近走道的位子,是最好的位子。出售阔绰的大收藏家会坐在前面稍微靠右的地方,卖主当然就坐在楼上的私人包厢。整个过程就是一种仪式。除了少数例外,今天每个人的席位跟上一季几乎完全一样。
另一位专攻艺术市场的法国女记者朱迪特·本哈姆-于埃(Judith Benhamou-Huet)写道:
一般都是在黄昏时候开始……事实上,这是一场真正的演出,但是一场高品位的演出。女人们都精心打扮,衣着华丽,男子们几乎都是西装革履,拍卖方的人员则是身着礼服。记者们站在大厅的一角。一块板上标明金钱数量的上涨,而且是各种外币都有,表明这一事件绝对是国际性的。
……就在拍卖开始之前,总有一个小女明星穿着艳丽的服装,穿过公众席。整个氛围与法国的戛纳电影节差不多。
在海外“夜场”人声鼎沸同时,这一项成功措举也被引入了中国的拍卖市场。其始作俑者是香港佳士得,2006年3月纽约苏富比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让当代艺术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热点,佳士得为抗衡其对手苏富比,此后就在香港开设了针对亚洲现当代艺术的夜场拍卖。而在2007年春季拍卖中,中国内地首次推出了夜场拍卖,即由北京保利春季大拍推出的现当代油画拍卖夜场。专场推出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但可谓是被学术和市场双重认可的、具备美术馆收藏级别标准的高端拍品,“夜场”定位于推出艺术领域中最稀缺、最珍贵的艺术作品,因此被认为是艺术品的高端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