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慧眼识宝 探骊得珠(组图)

慧眼识宝 探骊得珠(组图)

2017-12-12 08:30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赵畅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mszb2017120900016v01b008

灵芝

正是因为多次购藏田黄的经历,令他逐渐积累了收藏田黄的经验。2010年,收藏田黄巨无霸的成功,给杜金康慧眼识宝做了生动的注脚,也为田黄收藏界平添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绮丽色彩。在藏品陈列室,我有幸读到了中国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蔡国声先生对这块田黄巨无霸的鉴定评论:“她巨大无比,是单颗粒的于山坡林间的独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重84公斤。她天生丽质,温润、细腻、凝结。久抚之,石表皮会见一层蜡状光泽。色艳丽娇柔、浓淡相间,一任自然,在熟栗黄、枇杷黄和桂花黄之间。矿物成份和结构为地开石,与福建田黄石相同。在红外光谱的分析下,二者的结论亦一致。她的雕刻,可谓夺得天工,利用石材的色泽、筋脉作云海日出、苍松翠柏、竹林溪水以及南海观音童子、逐波海水……各种雕刻技法并用,可谓亦雕亦画,以刀代笔,文人气息浓郁。该作由诸位名家大师留铭署款,无疑锦上添花。”

指点着蔡国声先生亲自用蝇头小楷撰写的鉴定证书,杜金康向我述说起购藏到这块田黄巨无霸以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玉不琢不成器”,田黄亦然。即便是优质的田黄,如未雕未琢,无钮无工,充其量也仅是一块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为了升华这块昌化田黄巨无霸,让其华丽登场,令其惊艳天下,他开始了雕琢前的创意与策划。很快,他邀请老朋友、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尉晓榕先生,中国美院出版社社长傅新生先生,以及中国美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一飞先生一起帮助出谋划策。后又经朋友牵线,这块石料的雕刻商定由福州的一位极具潜力、颇有声望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敏先生承刻。当田黄巨无霸被运抵福州以后,尉晓榕、傅新生、王一飞三位大家也同时被邀请到了那里。于是,各路名家大师走在一起,中国画大家与玉石雕刻大师间的良性互动,终令田黄巨无霸的雕刻有了样稿。

由王一飞设计的雕刻样稿,可谓综合考虑田黄的外形、色泽、手感、石皮,以至是萝卜丝和红筋格等特征,追求协和效应的成功之作。其工笔的细劲线条,如丝如缕,无论山水抑或人物,无论云海日出抑或亭台楼阁,皆借着细腻的层次,典雅的风格,纯熟的技法,铺绣得满图生辉。从石头形制的具体布局我们就可以欣赏到,多达12名童子的画面,蕴含了多子多福之意;而海水、瀑水的点染,以及翠竹、松柏的铺陈,则分明寄寓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尤其“童子礼佛”的场景,更令人动容:在观世音菩萨前,无论两位童子拜佛,抑或尚在玩耍的童子正要赶来,其情致和懵懂神态,寥寥数笔,便跃然纸上。整个画面淡雅且沉静,大面积背景下看似不经意的涂抹却是画家巧妙的构思,与整个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烘托出画中童子天真自由的内心世界,也充分体现了佛教信仰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对儿童的熏陶和影响。

尔后,当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冬龄先生以俊逸的草书为昌化田黄巨无霸写下“千秋万代”这四个字时,她便有了一个隽永而响亮的名字。“千秋万代”之名,其画龙点睛之意至少有四:一者,田黄是时间的产物,历经千万年乃至逾亿年始修成正果;二者,此以其质地、重量堪称世间独一无二的绝品;三者,借实拟虚、以物显义,喻示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四者,经名家、大师联袂打造的这一无可复制的伟大艺术品,必然可以传之久远。

2011年年初,昌化田黄巨无霸运抵福建“点石工作室”以后,林敏像往常一样并不急于下手,而是专注于思考。“石头是有生命的,我们是美化石头而不是折腾石头。我们通过雕琢赋予石头灵魂,使她的灵性得以展现。”为此,他与石为友,以生命之爱去体悟石的内涵,去感悟石的生命。

如果说,当初这块体量庞大、品相饱满,通体闪耀黄金色泽的昌化田黄巨无霸,已经令林敏喜爱之至的话,那么,当林敏大师真正操刀之时,他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原来,他发现这件昌化田黄刻进去两三公分依然是细腻金黄的石“肉”,且质地如玉般凝润。他欣喜地告诉我们:“能在吃刀两三公分处还见到这么好的肉质,而且个体这么大,成色又在80%以上,这是到目前为止圈内公认最好的田黄,真可谓稀世珍品!”于是乎,对这块“石头”,对委以重任的杜金康先生,他自心存感激,并将自己所有的才气、力气都融入到了处理题材和石材的关系上了。

林敏,这位曾经先后十余次荣获全国金奖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擅长山水人物创作,以圆雕、镂空雕、高浮雕为主,作品构思巧妙,因色取巧,按材施艺,造型设计动静结合、虚实相宜,作品风格重神韵,繁简有致,天趣、人艺有机结合,昌化石材的自然美与雕琢的工艺美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在这块业已刻成的“千秋万代”作品中,尤其是正面中间部分的细节处理,足见林敏大师的驾驭功力。原始的面目告诉我们: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有“钉”(昌化人指“杂点”、“僵块”的意思)。然而,他并没有一剔了之,而是匠心独运,运用“三雕”方式进行处理。于是,终于转瑕为瑜、化拙为巧,并凸现了上等皮色也不易达到的好效果——此处雕刻的景物景致不仅与周边环境拉开了差距,而且因其特有的立体感、沧桑感,反而与画面的立意结构更趋和谐。对于这始料未及的雕刻效果,又何以不是林敏大师高超的领悟力、掌控力之所在呢?

事实上,经过林敏长达8个多月的创作,当昌化田黄巨无霸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之时,其艺术效果自非宣纸上的中国画可以比拟。这块昌化田黄巨无霸,是昌化高山岩石的切片。那留在田黄上的斑斓痕迹,是岁月的造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丝丝肌理中,自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色彩,潜藏着千变万化的图像,“仿佛汇聚了古今中外的绘画风格,其中似有油画的深厚,水彩的轻灵,木刻的端庄,素描的活泼,浮雕的凝重,水墨的飘逸。古典和现代,立体和印象,抽象和写意,都交融在田黄的纹路中了。”而因了林敏大师以石为纸,以刀为笔的一番创造,更兼多种技法综合运用,其艺术震撼力当显而易见。林敏大师欣喜地告诉我们:其两位上海朋友在看过这件作品后,愿斥巨资予以购买,可林敏大师婉言谢绝了。他知道,这是杜金康先生心爱之物,他怎会随意割舍呢?

其实,不必说收藏这般独一无二的昌化田黄巨无霸了,即便是购藏一些上等的昌化田黄,当下也甚是难得。毕竟,上等的昌化田黄产量也极少。而对于一些刻意混淆昌化田黄与寿山田黄的无良商人,宝石界权威人士崔文元提出批评:“一些人拿着优质的昌化田黄冠以“寿山田黄”之名,进入各个流通领域,疯狂捞金,这样不仅不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对昌化田黄的推广,对广大藏家认识和了解昌化田黄也极为不利,昌化田黄石应该确立自己的地位,有自己的自信,和昌化鸡血石一样,成为昌化石的另一张名片。”

不能不说的是,与寿山田黄相比,昌化田黄目前尚处在较低的价位,其升值空间、收藏价值,不言而喻:一者,资源极其稀缺;二者,大部分收藏者购入以后,就不再流通,卖一件则少一件,而追求的人却越来越多。是啊,在全国大大小小的艺术品市场或展会上,确乎很难觅其踪影。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相信这样一条规律: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寿山田黄石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谁与昌化田黄失之交臂,谁就错过昌化田黄收藏的历史。

与收藏昌化田黄石形成珠联璧合之势的,则是杜金康先生对昌化鸡血石的精藏了。众所周知,昌化鸡血石作为比昌化田黄石名气更早更大的珍贵宝石,其具有鸡血般的鲜红色彩和美玉般的天生丽质,历来与珠宝翡翠同样受人珍视,并以“国宝”之誉驰名中外。因为常去临安收藏昌化田黄,渐渐地,杜金康先生对昌化鸡血石也是情有独钟,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只要是入得其法眼的品质上乘的鸡血石,他都愿意收藏,且总是出手不凡。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