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画廊 > 从东方到巴黎 那些中国留法艺术家都成了一代大师(组图)

从东方到巴黎 那些中国留法艺术家都成了一代大师(组图)

2017-12-15 11:56 文章来源:艺术市场通讯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29.01.64》《29.01.64》

▲ 《29.09.64》《29.09.64》

赵无极

赵无极,接连荣获过拿破仑制定的骑士勋章、军官勋章与指挥官勋章。年轻时求学于杭州艺专,师从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等顶尖画家。叛逆的赵无极不喜欢临摹“清代四王”程式化的作品,认为这已经失去了创造力,不再具有想象与变化的空间。时任杭州艺专校长的林风眠,支持他的看法,并在赵无极毕业后告诫他,有机会一定要去国外深造。

1948年,赵无极赴法开始他的艺术探索道路。50年代正值抽象艺术和表现艺术的兴起,赵无极很快就适应并融入主流文化之中,绘画风格逐渐从“具象”向“平面化的非具象”转型。他将西方看来生涩难懂的东方的甲骨文和青铜纹饰,用作他走向抽象的凭借,将自我的哲思融入画幅,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借助抽象符号表现物像之外纯粹地象征意义。

60-70年代是赵无极的成熟期,艺术风格基本成型。赵无极在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山脊式”的图形结构,具有一种龙卷风般内在的向心力。他的作品的基本结构是在松散中聚集。用细碎尖利的笔触将想象中的物质加以凝聚并使之碰撞,像摄影师一样以高倍的清晰度将它们“聚焦”,从而形成一个处于对抗、冲突中的视觉中心,而将其余的部分推到远处,将其疏散、淡化、虚化。这样的图式成为他六、七十年代的基本特征。

80年代以后,赵无极进入他的蜕变期。他开始突破原有的画面格局,从“聚”走向“散”,出现一种“中空型”结构或将中心偏移,画面构成更加丰富多变。这一时期,他常常采用从画外向内“包抄”的方法,自由调度时空,或聚或散,或虚或实,真正进入一种凌虚御空的自由境界。色彩变得艳丽明亮,画面更侧重对空间和光线的追求,蕴含天地水火等多种种大自然的要素,更具有风景的意味,气氛越来越平静。寄寓天人合一、静虚忘我的境界。

赵无极的作品反映了由对西方抽象艺术的热衷到回归中国传统这条主线,而这种回归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他是有机的,是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审视下的回归。他那酣畅淋漓的油彩下所蕴含的东方意韵令人沉醉,而其笔端也自然的流露出了几十年海外生活所理解和渗透的西方的浪漫主义色彩。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