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吴昌硕的金石契与石鼓缘(组图)

吴昌硕的金石契与石鼓缘(组图)

2018-06-19 13:42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建南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吴昌硕《临石鼓文轴》

金石契,石鼓缘

作为传统文人画家,达到“诗、书、画、印”四绝,不但在20世纪,即使放眼整个中国古代绘画史,恐怕也难找到几个,吴昌硕便是这为数极少的佼佼者。吴昌硕原名俊、俊卿,1844年出生于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这座古村虽地处偏僻,吴家却一直保持着耕读世家的传统。吴昌硕的祖、伯、父皆为举人。其父吴辛甲兼究金石篆刻,吴昌硕幼承庭训,十多岁刻印已入门径。篆刻之学,必先师古而后出新。纵观吴昌硕一生,从事篆刻时间最长,达六十年之久,作品风格几经流变。吴昌硕上取钟鼎,下师石鼓,在篆法、章法、刀法等方面均有突破。他的印文篆法洗练,方圆相济;印章布局变化灵活,深得点画狼藉之意趣;用刀如用笔,钝刀硬入,大胆速疾,不多修饰,古拙之意淋漓尽致。可以讲,吴昌硕的艺术发轫于篆刻,壮大于金石书法。

有清一代,好古、崇古、研古与汲古之风特别炽盛。在嘉庆及道光年间,考古上有诸多新发现。汉魏碑志大量出土,应和着乾、嘉以来汉学复古之风气。一批朝臣与民间学者大力提倡北碑,一洗墨守“二王”遗法之陈规,促成清代书法由晋唐上溯至汉魏先秦,呈现出千门万户洞开的新局面。金石书法由此大行其道,并借中国水墨画开出了绚烂花朵。“金石画派”如日中天,集大成者正是清末的吴昌硕。他的篆刻早期得力于对战国古玺、汉印、封泥、陶文等古文字资料的借鉴。从本展所陈《临石鼓文轴》推知,至少在40岁时,吴昌硕在《石鼓文》的临习上已投入大量精力。他的学生、书学大家沙孟海曾作精辟点评:“先生寝馈于《石鼓》数十年,早、中、晚年各有意态,各有体势,与时推迁。”

展陈中的作品鲜明地反映了篆书技法与风格演进的过程。篆书《为墨耕临石鼓文轴》书于1890年,从行笔上可见他仍处于《石鼓文》临习的探索阶段。50岁后呈现出新面貌,篆书《六月诗四条屏》用笔着重取法《石鼓文》的圆劲浑厚,结体已由此前的方正拉长而取纵势,并略带欹侧,个人风格越发突出。至57岁,他已开始领悟到“虚实兼到”的重要意义。吴昌硕书于62岁时的篆书《凡将斋》横披,虽只有三个字,笔画繁简差异极大,经营位置颇费心思,错落有致的安排,运笔沉稳却不失轻灵,兼具古雅与秀逸之美。他曾记下心得:“予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唯其中古茂雄秀气息,未能窥其一二。”吴昌硕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中,将石鼓文书法中潇洒灵动的结字与雄浑朴茂的用笔完美结合,并注入奇崛古拙的金石味,真正达到了从心所欲而又不失法度的艺术境界。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