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 现在只剩一片废墟的圆明园,当初为什么会建造?

现在只剩一片废墟的圆明园,当初为什么会建造?

2018-07-31 16:29 文章来源:  作者:李建军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644年,明代朱氏家族经营了200多年的皇宫——紫禁城落入满人手里了。这皇宫虽然看上去雄伟壮丽,却并不适合满人居住,因为它的新主人觉得,挺大的一个宫城,却被分隔成一小块一小块封闭的空间,高耸的宫墙阻碍了视线不说,还影响空气流通。这些和他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夏天一到,酷热干燥的皇宫使他们难以忍受。总之,北京的气候、地理、人文等各方面都使满人不舒服。所以,从一开始起,满清皇帝就有意要从外城进行调整。以前元代是建城,明代是固城,都是在城内进行的。到了大清,则是从外围来进行一种新的布局。

这个想法直到40年后才得以实现。1684年,康熙皇帝找来找去,相中了北京西郊海淀这个地方。这里真可谓要山有山,要水来水,风景优美,清凉宜人。并且海淀处于北京城的西北方,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西北为乾、为阳、为天、为君、为父,并且乾属金,因而西北也为大厦、为高堂、为刚健勇武。俗话说“山管人丁水管财”,海淀这个山环水抱的宝地,以中国古代的风水堪舆理论来看是最理想的风水景象。

也许有人要问了,清朝皇帝都是满人,是少数民族,对中国传统风水文化这方面他们能了解多少?他们还知道海淀这儿是个风水宝地?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你想,能取下明代江山的能是一般的人吗?并且,他们要统治汉人占大多数的中国,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怎么去管理?所以清代从一开始建都起,就请了有名望的儒生来宫里,教皇子皇孙们学习中国古代传统典籍。别说雍正、乾隆,就是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就已经完全汉化了。

对中国传统的堪舆知识,康熙也是掌握得很好,他能够尊重天文,重视地理的脉象。他也看出经过元明两代建立起来的北京城西北角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协调好西北角与西山龙脉之间的平衡,所以,西北方向一定要有水,有园林,要营造一种山与水的和谐,这样才能更好地采气送脉,把西山的脉引进城里来,形成天人相应的格局,这样才能造就大清政权的皇恩浩荡。

当然,康熙也知道故宫是中规中矩的风水宝地,不但有龙脉,而且还是水陆两条龙,但康熙大帝就是有信心:西山龙脉源自天下龙脉始祖昆仑山,一旦连接上这条龙脉,统一天下还不是易如反掌?

所以,康熙就选定在北京西郊营建他的三山五园,在皇宫外进行一种调整。康熙还是有眼光的,这里也确实是个好地方。畅春园建了6年终于完成,康熙终于可以摆脱紫禁城的单调和燥热了。从此以后,畅春园和紫禁城一样,也成了大清皇帝发号施令的地方。

皇帝搬出紫禁城,整个皇室家族自然也要跟着一起走,所以畅春园北边又建起了一座以水景为主的小园林。建园前,这里就有一片牡丹、芍药,是明代武清侯李伟在清华园里种的。康熙把这个小园子赐给了第四个儿子胤祯,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圆明。

“圆明”这个词在佛教里面有圆满普照的意思,意味着完美和至善。康熙和雍正都喜爱佛学,康熙还被誉为“佛心天子”,所以就用这样一个富有佛学涵义的名词作了园子的名字。这时的圆明园,还只是畅春园的陪衬,它的主人胤祯当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康熙一生偏爱牡丹,所以圆明园就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后来随着雍正的登极御政,圆明园的地位也不可避免地得到了提升。他就想把具有特别意义的这个圆明园扩建一下。雍正先从山东等地找来几个风水先生帮他勘查,这些风水先生看过以后都说:“整个园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往东南一路走下去曲折婉转,过渡平缓,龙脉的走向和水的流向都处于上风上水的位置,皇上如果在这一带建皇家园林,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雍正很快就着手设计规划。因为之前经过康熙60多年的励精图治和雍正自己的兢兢业业,国库也充实了,雍正为了这个园子也舍得花钱。像康熙一样,雍正也是个艺术造诣极深的皇帝,并且他还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圆明园的扩建上,可以说他本人就是总体设计师,所以圆明园的布局不仅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风水理念,而且到处都充斥着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