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组图)

《祭侄文稿》赴日参展争议:被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组图)

2019-01-17 13:06 文章来源:界面  作者:林子人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李公麟《五马图》在展览现场李公麟《五马图》在展览现场

展品规格如此之高、来源如此广泛的展览,很难想象馆方不会对此次借到的台北故宫藏品一视同仁,妥善对待。事实上,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官方网站上特别标注了特展禁止拍照的信息,《环球时报》所说的“无特别保护”也并不准确。

美国斯坦福大学坎特视觉艺术中心亚洲部主任杨晓能在接受界面文化电话采访时表示,日本在中国文物的研究和保护方面一直卓有成效,“他们(的研究)很细致扎实,每件作品都研究得非常透彻。他们的装裱、保护技术都不比我们差。日本历朝对中国书画传统都非常重视,从唐宋元时期开始从中国大量收藏书画,他们是有这个传统的。而且日本画最早也是学中国画的,然后慢慢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杨晓能指出,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水平最高的公立博物馆,日本天皇的收藏基本都放置于此,其策展过程非常精细,无论是展品的包装、运输还是保护条件都非常好。从展览内容来看,这也是一场内容扎实的研究性展览。

至于《祭侄文稿》等台北故宫文物的外借程序问题,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于14日晚间接受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节目采访时表示,文物外借是正常的文化交流。关于外借限制,每个地区、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规定,有的是限制出境,有的是限制展期,“台北这次出借,应该是按照他们的限展期,据我所知(《祭侄文稿》)是十年前展出过。”

从《蒙娜丽莎》到《清明上河图》:把好东西借出去,是坏事吗?

关于文物外借,中国网友爱举的一个例子是像《蒙娜丽莎》这样的国宝级文物是不被允许外借的,因此中国也不应该将国宝借给国外。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二战后,《蒙娜丽莎》作为法国的文化大使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所到之处均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提升了法国的文化影响力。1962年,《蒙娜丽莎》抵达美国,当时,这幅法国国宝投保了1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6.08亿美元),抵达纽约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将为期一个月的门票销售一空,在一周之内,大约吸引了25万参观者。1974年,《蒙娜丽莎》抵达东京,在当地掀起一股热潮,《蒙娜丽莎》被当做圣迹展示,参观者被单个放行,每人只能在画前驻足10秒钟。在前苏联,参观者同样趋之若鹜。虽然在1974年之后,《蒙娜丽莎》就再未离开过卢浮宫,然而当下的马克龙政府又开始考虑让这幅“世界上最著名的绘画”走出国门,展示法国软实力。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