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构建互联网时代美育新格局(组图)

构建互联网时代美育新格局(组图)

2019-03-21 10:16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胡一峰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Internet-Network

互联网对世界和生活的改变是总体性的,而且随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融互渗程度的加深,网络对现实的“反哺”作用也渐趋明显。因网而生、伴网而生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元素,正在强劲地向传统文化样式扩散,甚至成为后者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近代哲学家李石岑曾说,“美育之解释不一,然不离乎审美心之养成。进一步言之,即为美的情操之陶冶。”作为科技进步新成果的互联网,其诞生与发展不仅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本身也具有美感和诗意,包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称、守恒、和谐、沟通之美。更何况,互联网深入发展特别是与文艺携手并进,又让人类的感性力量得以空前发达,这不但使人在表达对世界的感受以及内心情感时,获得前所未有的丰富手段和广阔空间,而且也丰润着人的感性世界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是与互联网“绝缘”的人,身处当今之世,也无法自外于网络之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美育比以往更具有自我教育特征,因而更加多样化,个体的审美偏好比以往也得到更多确认和放大。发挥网络生活特别是网络文化的美育功能,应该尊重个性,鼓励人们在恪守道德良知底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通过沟通、交流和对话得到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人们在以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方式组织起来后,相同的人生趣味和美学品位也更容易成为人群的纽带,当人以“美”而聚成为现实,新兴的美育聚落在网络空间星罗棋布,从而臻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之畅达。

不过,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里美的标准有时会陷入模糊,恶搞经典、戏谑传统、抹黑英雄、解构历史、消解神圣、拒绝崇高,以及语言暴力、格调低俗、简单复制、娱乐至死,片面追求消费快感和感官刺激等都对美育生态造成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正视和解决,则有可能使人在消极审美体验的长期积累下,以丑为美,趋丑避美。因此,互联网时代美育同时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互联网在价值引导、人文关怀、审美启迪等方面的正向作用,创造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清朗生态。

资源重组与沉浸式、场景化美育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达了中国古贤的人生意趣,也描绘了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美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语境中从来不是一技一艺的传习,也不是理论概念的记诵,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和场景感受,因而具有总体性特征。与之相应,中国美育资源也包罗万象,皎皎明月、悠悠晴空、山峦溪流、市井勾栏,万事万物都拨动着人们的心绪。这是我国美育的特色和传统,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这就要求美育资源的重组。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就提出过,美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社会美育又包括从美术馆、剧院到博物馆,从道路、建筑到公墓,真可谓方方面面,无所不包。时代在进步,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份名单进一步延长,首要的显然是互联网。

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也具有全方位和总体性特征,美育资源的重组也有多个层面。最基础的是传统美育资源的数字化,把诗歌、小说、歌曲、影像乃至文字、线条、色块、唱腔、旋律、镜头等转化为可在网络空间存储、再现和传输的形态,从而为互联网美育所用。进一步则是将那些因网而生的新的文化能力、文化样态和文化活动转化为美育资源。比如,动漫、网游等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艺形态已受到越来越多人重视,但其美育价值还远未得到发掘。事实上,动漫、手游、网游以及各种新媒体艺术展等文化产品或活动,都给人以美的熏陶,并激发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思考,无不具有美育意义。应该说,类似资源并非隐藏在网络世界深处不可捉摸,相反,它们完全体现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网络活动之中,只是由于这种活动与我们固有的美育经验重叠较少,因而需要全新的眼光、思维和话语,方能加以认识、激活和运用。

值得强调的是,互联网的沉浸性特征,特别是随着5G技术取得实质进展,“在线”即“在场”趋于实现。美育资源重组不应满足于新老资源同步“在线”,而应令其真正“在场”构筑场景式的美育空间。美育是情感的陶养。而美育实践表明,相比于在一旁观察,参与艺术创造的体验更能让人抵达美育真谛。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美育应该是一场全感官发动、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体验。这不但要求网上网下美育资源全面整合,而且要求在中华美育精神指引下,结合当代中国人审美和人格完善内在需求,遵循美育规律,以无比丰富的美育资源为依托,构建扎根时代生活的美育大格局。

半个多世纪前,美学家宗白华说:“我们或许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容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现。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现了不少,保藏在他们的作品里,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今天,凭借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我们更加自觉地为美的无限性和超越性而欣喜,孜孜不倦地探索美的力量,并用这种力量滋润人格,拓展情感,提升品位,强健精神,努力在新时代里做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