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刘玉来  为您找到121个结果

 

  • 学者刘玉来国画展在北京开幕(组图)2019-10-28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 致辞中华总工会著名画家评论家 杨先 致辞人民美术网理论委员会主任、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玉来 致辞由人民美术网,北京民进西城区委,北京东书房主办的学者刘玉来国画展十月二十六日在北京东书房艺术馆开幕。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郭建勋 致辞东书房艺术总监 崔文哲 致辞东书房艺术馆执行馆长 刘尚群 主持开幕式现场嘉宾昨天下午,东书房艺术馆内投进秋日温暖的阳光,四周明亮的墙壁展板上展示着刘玉来先生创作的精美绘画作品,前来助兴的来宾人头攒动济济一堂,座无虚席,挤满了大厅。这里有刘玉来先生的故旧新知亲朋好友和许多粉...

  • 刘玉来师生诗作书法展在京开幕(组图)2013-10-09

    嘉宾合影 2013年10月7日——11日在北京西城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办“民进会员书石桥先生诗书展”,展览得到了民进北京市委会、西城民进委员会大力支持.展览的作品为刘玉来先生的学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吕燕国、郭勇、国家川、张晓光、李建伟等十三人书写,内容为刘玉来(石桥)的百余首七言绝句。 中国书法家协会薛夫彬先生、沈丽女士临展.刘玉来先生诗的内容多为歌咏农村民生题材,故此薛夫彬先生为展览题"书韵村歌"以表祝贺.书展由北京西城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主任李金龙先生主持。 展览现场 刘玉来,号石桥,回族,1947年生于北京,...

  • 山园风韵依依情——刘玉来和他的画作(组图)2022-03-15

    刘玉来作品刘玉来先生早年研习传统山水画,师从许林村、徐北汀先生。同时他还攻读古典文学,尤重诗词与传统戏曲,曾得到启功、余冠英诸先生指教。文学方面的造诣大大推动了他的画学。艺术贵在有独立的个性,上世纪80年代初,刘玉来先生的画风开始求变。他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深入燕山写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想在构图上一改山野为山园式格局,以传统技法表达他所憧憬的现代山园风貌。为了增加欣赏的丰富性,他以“多重复句”为鋻,力求画面细腻完整,不但具有整体上的观赏性,而且每个局部都能给人以“主谓宾”式的完整感。他作画不求奇险,因为奇险的构图与山园情调相悖。为了增加情趣,他注重画眼的处理,讲求整体意境美。_u...

  • 具有启发性意蕴的艺术佳构 一一人民美术网总编李人毅在刘玉来...2019-11-04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左) 河南省政协委员、人民美术网创始人 李德哲(右)人民美术网这次推出的是人民美术网理论部主任刘玉来先生专题画展,题目很有诗意:墨影秋韵。刘玉来先生是位搞艺术理论的学者型画家,这次展示的是他的绘画作品仅是他深厚的文化学养的一个侧面。刘玉来先生这些画的显著特点有两方面的认知,一是理论家在理论指导下的艺术实践的成果展示,二是他精心创造出了传统与时尚相融汇的新语境的坦现。这种坦现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息,作者在彰显时代风貌的同时,与当代大众的审美情趣紧密契合,使得他的作品既接地气又有一种神密感,进而特色鲜明。一个画家...

  • 刘玉来新古典主义山园山水在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展示(组图)2015-10-23

    2015年9月25至27日由中国文化部文化发展中心主办,北京成聚会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保利艺术中心、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大稿国际艺术区、活动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农展馆新馆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展示。人民美术网应邀参展此次博览会,刘玉来作为画家、理论家、人民美术网理论委员会主任,携自己的新古典主义山园山水作品参加了展示活动。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在博览会上,刘玉来向许多参观者介绍了人民美术网所作的工作以及在美术界的影响,希望能与广大美术专业和爱好者合作并得到他们的关注和支持,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作点实际和有意义的工作。一些美术专业单位希望人...

  • 刘玉来新古典主义山园山水画迎春展在北京开幕(组图)2022-12-01

    展览现场2014年1月1日,由人民美术网主办,北京红博馆、北京得一斋承办的“刘玉来迎新春画展”在红博馆 ·人民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将历时一个月。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学者、画家刘玉来先生早年研习文学,曾私淑启功、余冠英先生,继而研习书画,先后就教于启功、许林村、徐北汀、齐良迟先生。在山水画方面,他在研习传统山水及古代田园诗中悟出,古代山水画本质乃为文人山园山水。经此启发后又经多年探索,遂构建成他自己的新古典主义山园山水。他的新古典主义山园山水从传统脱颖而出又不乏独创,风格鲜明与众不同,格调清新堂皇大气,表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心仪的山园景象和情调。北京画院贾浩义、杨达林二...

  • 刘玉来:《我与刘勃舒先生》2022-07-22

    刘玉来作品选》画册刘勃舒先生曾是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顾问。我最初和他交往时,他已经任职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几年了。说起和名人交往,我是不太怵的,不过和有官衔的名人交往却是我所忌讳的。倒不是有官阶的名人有架子,而是因为我不愿意别人说我攀龙附凤。说的是2001年以后的事 ,那年在朋友的鼓动下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打算出本画集。朋友说,你画画的年头也不少了,自己的风格基本也形成了,每个人一生绘画风格都有几个阶段,出本画集等于对以往做个小结。我一想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做各种准备。首先是请我的书画老师北京文物局研究员许林村先生题了字,之后又请北京画院的朋友贾浩义、杨达林二位先生...

  • 刘玉来国画作品欣赏2022-12-01

       刘玉来,号石桥,回族,1947年生于北京,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诗人、画家。刘玉来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少数民族画家协会、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刘玉来在文学上受启功、余冠英先生教诲,著有《秋瑾诗词注释》《谭嗣同诗选注》《戏曲审美》《古诗词写作概论》等著作,在《历代名帖集字》中创作有集字绝句三百余首、对联三百余联,并有长篇小说《大狸猫和它的后裔传奇》《铜佛恩仇记》和《刘玉来画选》行世,并参与撰写中科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全唐诗典故辞典》,另有几十万言论文散见于各种刊物。 刘玉来自幼随王钧先生习国画,后拜北京文史馆馆员许林村先生...

  • 刘玉来:老甲先生评我的画(组图)2015-12-02

    刘玉来:老甲先生评我的画我在北京艺术研究所工作,老甲(贾浩义先生)在北京画院工作,我们同属于北京市文化局下属的两个文化部门,按说相识并不是件难事。但我们之间的相识纽带却是他的得意门徒杨先。我与杨先认识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他是我的挚友。我对老甲的最初了解还是从他这里开始的。其实我如果打算与老甲相识还有其它途径,因为在我相识的朋友中就有与老甲关系不错的人。但之所以最后杨先成为媒介,也有着顺理成章的道理。那就是因为我与杨先由认识发展到好朋友了。我对他除了相信外还和他无所不谈了。杨先是个秉性直爽的汉子,不但在艺术上真正继承了老甲的大写意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老甲众多门徒中独领风骚,而且品行上端...

  • 刘玉来:学会欣赏山水画(组图)2023-11-30

    刘玉来作品中国画分为三大科,人物、花鸟、山水。在这三大科中,山水画属于大科,这是因为在山水画中也涵括了人物、花鸟画的基本内容,只是不作为重点表现对象。中国山水画表现的是大自然景观,这与西洋画的风景画相同。西洋画的风景画分两种,一种是对景写生的, 一种是在写生基础上加上想象形成的。但不管这两种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其审美导向都是对真实美的展现。当然,也涵括了笔法、色彩、构图等美的展现。就是说它主要的是展现”真实”下的美。如果你用这种立场来欣赏山水画,那就不免失望了!因为你没懂它的艺术语言,没有认识到山水画真正在表现什么,尤其它背后的真谛,如果失去对它语言的了解,它的真谛就会被完全忽略掉了。刘玉来作品...

  • 于建嵘:学者刘玉来画展序言(组图)2019-10-28

    著名学者、画家、中国社科院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教授刘玉来先生1947年生于北京,人民美术网理论委员会主任,北京艺术研究所学者,致力于文学、艺术理论研究和创作工作。在诗词、戏曲、绘画、书法、小说、文艺批评等方面皆有建树。著有:"秋瑾诗词注释","谭嗣同诗选注","古诗词写作概论","戏曲审美","大狸猫和它的后裔传奇"(长篇小说),"历代名帖集字绝句对联"(十一本)等专著。参与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全唐诗典故辞典"撰写。另有几十万言文艺理论文章...

  • 刘玉来《历代名帖集字诗》说明2015-06-30

    2001年我为华夏出版社创作了《历代名帖集字诗》将近二百五十首,同时还有对联近一百五十副。这些诗、联都是用名帖中的字创作的。诗的形式是七言绝句。诗的内容有野游、励志、咏史、咏物、咏怀、抒情等等。如果就诗来说,可以说就是反映我当时心境的个人七言绝句专集。此书共分11本,这里所录诗与帖相对应的顺序是:玄秘塔、勤礼碑、智永千字文、张猛龙碑、崔敬邕碑、孔子庙堂记、胆巴碑、石门铭、九成宫、雁塔圣教序、郑文公碑。该书于2002年出版。目的是为书者在进行创作时提供文字方面的材料。当时每本帖所写的诗联比实际成书后采用的要多些,之所以舍去有多种原因,主要是国家正规出版社是要考虑到诗联的内容和思想性,再有就是书的...

  • 刘玉来:山水画美学漫谈(组图)2022-03-21

    刘玉来作品造景与赏景是一对不可分的美学活动。中国的山水画是画家根据大自然景物之间的构成原则,以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自由组合成的。“境者,心造也”,之所以这般组合而不那般组合,则完全依据画家当时的情感所定。不过,并非所有画家都善于融情感于画中。为此,如果一幅画只是空洞的造型,不具备思想情感,当然就只能说是技术展示而非艺术表现了。从古至今。山水画家都力图把大自然中本无喜怒哀乐的景物,构织成有丰富情感的画卷。从而达到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的目的。梁启超云:“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同一景物,如都画桂林山水,由于画家不同,心境有别,往往会使之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时画家的...

  • 刘玉来:《好书推荐与诸君》2022-09-30

    最近从网上买到一本好书《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先说写书人就很了得的,乃清末民初饱学之士蔡东藩先生。蔡东藩(1877___1945)是中国近代演义小说、历史学家。这本书是在乾隆年间吕抚所著《纲鉴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为提要基础上撰写成的。蔡东藩“1915年秋开始著《清史通俗演义》,以后陆续著成前汉(附秦)、后汉、两晋(附十六国)、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民国史各朝通俗演义,再加上一部《西太后演义》及《历朝史演义》……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因此说它是宏篇巨制一点都不过分。此书上起秦始皇,下到民国,人物众多,事件繁芜,单凭一支笔的力量,你不得不五体投地的钦佩啊!...

  • 刘玉来:中国画笔墨造型美学谈略(组图)2022-03-28

    刘玉来作品中国画创作离不开笔墨,所有国画家都是通过笔墨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十分有趣的是,他们彼此的作品中存在着很多像似相近的笔墨形态。比如点、线、一些物体造型、近似色彩等都是彼此共同通用的表现手段。这些手段可以说是共同因袭了传统绘画或某人的笔墨形态。不过由于个性远超了因袭的共性,在形态上却也千差万别,各有千秋,因而仍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创作同发自于因袭的艺术能够形成美不胜收独树一帜的局面,一定存在着它内在的逻辑。百度上解释”因袭”云:”……意思是用过去的一套,没有创新;模仿别人的。”从艺术创作角度看,只有不因袭的创作才有价值,几乎每个画家都知道这层意思。但当具体实施时,所有画家却又一概在运用着因袭...

首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