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吴山明  

 

  • “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在北京开幕(组图)2022-04-24

    4月18日,“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重要领导,以及多家机构的代表、艺术家代表等参加。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馆、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杨明义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以明快清新、极富江南情韵的风格为画坛所瞩目。作为一名出身江南又有国际视野又漫步全球的艺术家,他用新风格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了江南水乡的浓郁意韵,形成了其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著名画家黄永玉称杨明义为“到森林里找见金鹿的人”,吴冠中则称其为“创新派中国画家”。_ue...

  • 南博带你领略“青藤白阳”的完整面貌与源流(组图)2017-08-28

    明 陈淳 《罨画山图》卷(局部)天津博物馆藏《青藤白阳——陈淳、徐渭书画艺术特展》将于8月29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展览将展出南京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庋藏陈淳、徐渭及相关画家书画作品73件套。展期持续至11月28日。“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徐渭、陈淳,他们一个号“青藤居士”,一个号“白阳山人”。在中国花鸟画史上,陈淳、徐渭向来被视为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的崛起,于花鸟画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变革,标志着写意花鸟画从小写意到大写意的划时代的发展。展览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作为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展览将展出南京博物院18件镇院之宝中唯一的书画作品徐渭《杂花图》卷,天津...

  • 良渚文化是这样被发现的(组图)2020-06-29

    北京时间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广泛认可。在良渚申遗成功将满一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历史,看看中国几代考古人是如何一步步“发现”良渚的;展望未来,又还有多少关于良渚文化的未解之谜有待继续探索与发现。吴越史地研究会  在考古学家梁思永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中,我们看见了两处良渚的身影:其一是文章开卷之近末尾处,“1936年秋……西湖博物馆在浙江杭州良渚附近,试掘了6处龙山文化遗址。它们的文化‘相’与在河南山东的有显著...

  • 《富春山居图》之传世印章归藏浙江省博物馆(组图)2020-07-06

    7月2日下午,“陆镜清先生捐赠陈巨来‘铭心绝品’田黄印仪式”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隆重举行。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朱国贤,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宇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出席捐赠仪式,并由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许洪流担任主持。捐赠仪式上,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宇原介绍了印章基本情况和捐赠的缘起,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介绍了这枚印章在文化、艺术和收藏等方面的多重价值。陈水华馆长代表浙江省博物馆接受陆镜清先生捐赠陈水华馆长向陆镜清先生颁发《收藏证书》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

  • 明代《十面灵璧图卷》再现江湖(组图)2020-09-18

    明代大画家吴彬以人物和山水画见长,但是他的一幅以真实尺寸描绘罕见奇石的“奇作”《十面灵璧图卷》却几次三番掀起波澜:三十余年前,《十面灵璧图卷》甫一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露面,就以121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也是苏富比成立以来首次打破中国书画百万美元的纪录。2020年9月18日-19日,“消失”多年的《十面灵璧图卷》将在上海延安饭店举行的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海站巡展上出现。图说:十面灵璧图卷 官方图吴彬生活于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是晚明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享有“画仙”之誉。他受到神宗朱翊钧召见,授以中书舍人,官工部主事。但是他在...

  • 吴为山:城市雕塑要给后人留足空间(图)2014-08-08

  • 张献忠千船沉银地破获特大盗卖文物案2015-09-15

    成都商报记者 蒋麟 张柄尧 摄影报道宝藏之谜史海钩沉清人所著的史料中确有张献忠千船沉银的记载。《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 战。”相传1646年,清军入川,张献忠“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大败,千船金银沉入 江底,张献忠只带少数亲军突围成功。《蜀难纪实》中对沉银有更多细节的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打算在江流狭窄的地段再打捞上来。但后来部队遭到阻击,江船阻塞江道,所以...

  • 赵伯驹《江山秋色图》接棒《千里江山图》(组图)2017-10-30

    北京故宫博物院推出“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9月开幕后,一直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而对于中国青绿山水画的梳理更是展览的价值所在。展览分前后两期,共展出文物86件套,其中第一期除《千里江山图》以外,还包括隋代展子虔《游春图》等,10月29日,该展迎来第一期展览的最后一天,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其他8件宋元时期展品在展览结束后即一起收库。而从明天开始,第二期的宋代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等难得一见的珍品(10月30日换展)将现身。10月29日当天,许多观众来到现午门展厅场,就为了赶上目睹“千里江山”的末班车。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展厅门口展厅门口此次午门展厅单独展出最...

  • 文明的传承: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组图)2023-07-10

    “文明的传承: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启动仪式7月8日,“文明的传承: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在中国民生银行捐赠运营公益机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文明的传承:以启山林--百年巨匠艺术大展”现场展览开幕式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民生书法艺术馆副馆长陈鸿毅主持。开幕式出席嘉宾包括:原文化部部长、《百年巨匠》总顾问:蔡武;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中国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陈樱;中国美术馆原党委书记、副馆长钱林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百年巨匠》纪录片出品人、总策...

  • 寒露里的书画名迹:枫落吴江,寒潭雁影(组图)2021-10-09

    今日寒露,白居易《暮江吟》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辛丑年寒露节气,正好是阴历九月初三。在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在表现对于节气的感受上,历代诗词书画名家印人都会想方设法创造出自身独特的意境。这其中,既有倪瓒、沈周等绘写深秋的画作,也有丁敬、王福庵刀下的“寒潭雁影”“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辛丑年的秋天,由浅入深。到了寒露节气,大雁南飞,菊始黄花,月露清冷,梧叶飘零。王安石有诗句:“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白居易《暮江吟》中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辛丑年寒露节...

  • 观庞莱臣藏画展梳理山水画发展脉络(图)2015-03-06

    王蒙《丹山瀛海图》28.5×80cm  文/孔祥东  南京博物院正在进行的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调集了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少量虚斋藏画,主要还是南博自己的古画家底。这些藏品虽然不止一次向公众展示,但随着艺术品市场一次次升温,它所包含的货币价值愈发令人咋舌,所以希望一睹宝物的就愈发增多。还有真正搞书画收藏的,去看难得一见的古画名迹,有意感受一下前代收藏大家的成就。其中有反复去看无数次的,这类人包括:画家,他们希望窥破古人的绘画技巧,手摩心追;鉴定家或经营者,他们如饥似渴地把名迹摄入心中,作为判断真伪的标本,或完善自己的认知。我可能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目的的人,自展出以来,前后已去看了三次。最喜欢...

  • 为什么他们都爱画苍松:名家古卷中的松欣赏(组图)2015-10-09

    松壑会琴图 五代 荆浩(850-936)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取松、竹、梅都可傲凌风雪,不畏霜寒之性,表现卓越的人格品质和气节。苏东坡有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如文同画梅、竹、石题:“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松树早在唐代吴道子时就常被画在壁障上,后世多在山水画中运用,也有单独画松成幅者。正因为如此,松也经常被画入古卷当中。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寒林平野图 北宋 李成(919-967)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乔松平远图 北宋 李成(919-967)_uedi...

  • 走近自然——中国青绿山水画名家特邀展在广东阳江开幕(组图)2018-08-12

     展览开幕式现场   “走近自然——中国青绿山水画名家特邀展”于8月10日上午在广东阳江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市委书记陈小山、市长温湛滨、市政协主席丘志勇、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林锐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吴定及参展画家顾大明、赵忠仁、陈思瑞、吴万、梁策、潘代喜、黄爱兰等人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开幕式现场 此次展览共展出顾大明、赵忠仁、陈思瑞、吴万、梁策、潘代喜、黄爱兰七位画家的60幅浓墨重彩、飘逸灵秀的山水画大作,都是近两年走进自然的写生作品,反映了画家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走近自然,才是创作的不竭源...

  • 匡时2015秋拍:畅怀—中国书法夜场(组图)2015-11-09

    金农 隶书《相鹤经》四屏畅叙幽怀,游心万仞,古人之所乐也。北京匡时2015秋季拍卖会将继续推出“畅怀”专场。宿儒饱学,落笔金章而玉质;仁人志士,挥毫山颓而云崩。虽一时之观览,而能思入风云,神交古人,开拓胸襟,涵养情志,此则“畅怀”之大意也。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吴昌硕 (1844-1927) 篆书“海山仙馆”此次专场之中,文徵明《行书自作诗》姿态横生,垂老之笔,苍劲可知。金农隶书《相鹤经》四屏原为吴湖帆梅景书屋旧藏,渴笔八分,汉魏皆无此法。国父孙文《博爱》流美自然,非力学所能工。至其矜慎厚重,不诡不随,又适如其人焉。此场亦包含曾国藩、吴昌硕、吴湖帆、谢无量等诸家精品之...

  • 被“定义”的陆俨少(组图)2019-11-15

    2019年是近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陆俨少诞辰110周年。申城三大美术馆——陆俨少艺术院、龙美术馆(西岸馆)、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近期同时推出“穆如·晚晴——纪念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以总计300余件作品全面体现陆俨少一生的艺术风貌,也引发人们对于陆俨少的深度认知。在中国美术史专家汤哲明看来,陆俨少在艺术史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个人达到的艺术高度,还在于他引领了南宗正脉在20世纪晚期的复兴,这为美术界重新树立起重视传统、关注绘画本身的风气,影响深远。精英色彩浓郁的南宗正脉自20世纪初因艺术平民化潮流而趋式微,缘其尚笔墨、重文敦品的合理性,终于20世纪末再度复兴。在创作领域包括理论界推动这次复兴...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