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之于国人(组图)2021-03-02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之中推崇青色?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在《说文解字》中和青有关的中心颜色词一共有10例,分别为“青、苍、蓝、碧、翠、缥、绀、紫、绿、緅”,其中最为常见且与青色联系更为紧密的是苍、蓝、碧、翠、绿。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陈炳佳艺术展引发岭南画坛热议(组图)2019-05-28
“非常道一—陈炳佳艺术展”5月25号在高剑父纪念馆开幕后,得到岭南画坛一致好评,引发一片热议。开幕式现场陈炳佳,职业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原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广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画家陈炳佳部分作品欣赏该展览是高剑父纪念馆的年度重要学术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吴冠中研究会会长、资深教授刘巨德,云南画派主要创始人刘绍荟教授,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云先生,中国美术批评家协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杨卫教授,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理论研究室主任周功华教授,湖南逸点艺术机构总裁、美术评论家刘晨等广东省外知名艺术家莅临开幕式。...
“五德迎春”李人毅画展(二)2019-12-11
来自阡陌的歌谣李德哲李人毅先生刚刚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诗画文为一体的《24节气农耕图谱》,这次五德迎春的画作,应是农耕图谱创作的延续。为了弘扬鸡的五德品质,李人毅先生为每一幅画都题写了诗,诗情画意,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思想性。而直达本次画展主题的配画诗,是这首《大丽菊开大吉来》:学名大丽菊,俗称地瓜花。大吉又大利,鸡鸣传万家。令人陶醉的还是作品的题名接龙,合成一首来自阡陌的歌谣:从《踏歌图》、《五德唱天下》到《歌咏农家乐》,迎来了《群芳之冠》《福禄当头》,竟现《素妆腾艳》的《竹青双雄》;从《青瓜园小景》、《金叶红果唱秋谣》到《大丽菊开大吉来》、《花开花落又一秋》,诠释了《九月寻芳》中的《信者...
中国匡衡书画院成立仪式在京举行(图)2013-09-04
光风霁月 陶冷月名号启用一百周年艺术特展(组图)2021-10-08
陶冷月先生,本长国画,继而练习西法,最后乃基凭国画,而以欧法补充之。试作数十帧,一切布景取神,以至题词盖印,悉用国画成式,惟于远近平凸之别,光影空气之变,则采用西法。町畦悉化,体势转遒,洵所谓取之左右,逢其源者。他日见闻愈博,工力更深,因而造成一新派,诚意中事。爰书数语,以资印证。——1926年蔡元培为《冷月画集》题辞陶冷月(1895—1985),原名善镛,讳镛,字咏韶,更名冷月,号宏斋、柯梦道人、五柳后人、冷翁、不髯翁。曾用书斋名:闲闲园、小亦吾庐、莲韬馆、红叶山庄、双梅花馆、明月山房、莱簃、藕花书屋、北河楼、北河小楼、丰裕楼、风雨楼。近现代著名画家,以月光山水为代表的“新中国画”享誉画坛。...
画牛贵在于神(图)2020-11-13
《东坡志林》记录有“戴嵩画牛”故事:“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牛有精神,其一生奉献,默默无闻,柳宗元《牛赋》赞牛曰:“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已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蹶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明人刘宗周《人谱》曾言:“六畜之中,有功于世而无害于人者,惟牛与...
换个角度看坡公(组图)2018-12-06
(宋)苏轼 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 30.3×48.6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人看苏轼苏轼是个传奇的人物,他是文学史上的巨匠,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比之诗人,是李白之流;他是书法史上的名家,黄庭坚赞其“震辉中州,蔚为翰墨之冠”;他是佛教上的清流,摄取儒、释、道之妙理,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虽因党祸,而辗转迁谪,寥落人生,终不得志,却又长于诗文书画,而留下了千古印记。从两宋时代的“士大夫无不规摹”到元明历代对其或抑或扬,苏轼不仅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标杆”,更是事涉政治背景、社会思潮、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宋朝尚文,文章书画,不仅彰显着文人士大夫的修身治国之...
王蒙《天香深处图》领衔香港佳士得秋拍(组图)2017-10-24
本次中国古代书画秋拍精选之作,为王蒙《天香深处图》。王蒙 (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 (今浙江湖州) 人,元代书画大家赵孟俯 (1254-1322)之外孙。王蒙工诗、书、画,尤善山水,画风承继王维 (701-761)、董源 (934-约 962) 、巨然 (十世纪) 且师法自然,独具新意。王氏与黄公望 (1269-1354)、吴镇 (1280-1354) 和倪瓒 (1301-1374) 齐名,合称为「元四大家」。元 王蒙《天香深处图》设色纸本 手卷估价:港元 5,000,000 – 7,000,000款识:鹤山老樵蒙...
为让人民美术走进人民生活而努力工作 ——2022年元旦寄语(...2022-01-01
金虎守家图 李人毅作迎着朝阳,虎年迎面走来了,人民美术网祝大家元旦快乐!回首2021年,我们的脚步匆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在北京合作举办了“百年历程•辉耀东方”双百展,为向建党百年献厚礼,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分别在北京,洛阳,西柏坡等地主办了王福民教授的不忘初心《共产党宣言》书法巡展;还举办了丹青绘江山·翰墨颂党恩,人民美术创作院执行院长朱丹的荣宝斋“山河无恙”主题画展。我们以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做好宣传和报道工作,加强人民美术网的理论建设,听党的指挥,牢牢把握办网的正确方向。由人民美术网油画院副院长胡银海主持,开设了线上四季写生课程,以一年中不同季节进行相对特色的线上...
苏曼殊《曼殊上人墨玅》2881万成交 超估价百余倍(组图)2018-04-03
《曼殊上人墨玅》 水墨绢本 十五开共廿二帧册 尺寸不一 拍前估价:HK$ 180,000-250,000 成交价:2881.35万港币2018年4月2日上午,香港蘇富比2018年春拍“中国书画”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槌。本场共280件精品上拍,其中,上附数十位名人题跋的苏曼殊《曼殊上人墨玅》以2881.35万港币成交,超拍前估价百余倍。(拍前估价:HKD 180,000-250,000)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左图:《墨玅册》中的僧人形象右图:苏曼殊像苏曼殊工绘事,然非有感不作,非友不赠,从未卖画,所以作品存世极稀。1919年苏氏过世,第二年,蔡守、李根源为...
美术界忆王琦:他就是“世纪之树”|《王琦全集》出版(组图)2019-11-25
《王琦全集》出版,美术界回忆王琦为人从艺——他就是“世纪之树”中国艺术报记者 张亚萌11月2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湖南美术出版社主办的“《王琦全集》出版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京召开。湖南美术出版社社长黄啸介绍,《王琦全集》共分为10册,包括美术卷3册、美术文论卷7册,收入王琦版画、素描、水墨画、书法作品772幅,美术文论230余万字。美术3卷的编辑打破了传统全集的画种分卷方式,采用编年顺序,每卷以30年为期,强调艺术创作与时代的关联,为读者展现20世纪大时代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美术文论7卷502篇文章记载了王琦对于艺术形式和规律的探索、对外国美术的评论、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史大事件...
千籽同心 榴香墨韵(组图)2022-11-01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李商隐的一首《石榴》诗,把石榴的特点描写得清晰鲜明。石榴被古人誉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因其花开红艳,果实成熟时“十房同膜,千子如一”,常被赋予多子多福、吉祥富贵的寓意。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以石榴花果作为吟咏和绘写对象,留下了不少水墨佳作。花卉册之石榴(中国画)陈淳如果说夏花的明艳引人陶醉,秋日的硕果则更加令人欣喜。明代画家陈淳十分喜爱石榴,曾赋诗曰:“蜡蒂团赪玉,文英簇绛绡。秋来结佳果,珍味不须调。”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陈淳《花卉册》中,画有石榴一幅,果枝一束垂坠而下,上结果实两颗,简笔着墨写零落枝叶,浓淡结合绘出果实饱满的姿态,尤其用淡墨细细点出果实裂口...
记新见吴湖帆致周鍊霞诗稿及合作画:有知己慰余生(组图)2018-06-07
吴湖帆致周鍊霞的词抄吴湖帆与周鍊霞合作的扇面吴湖帆是民国时期书画与鉴藏大家,而周鍊霞则为当时名噪一时的才女画家。虽然他们之间的交往常伴有流言八卦,但是也不妨碍二人书画交流中的诗情画意。由吴湖帆、周鍊霞的学生辈珍藏半个多世纪的吴湖帆致周鍊霞诗稿及合作画近期面世,从这些作品或可让人重温那段文人雅士间吟咏唱和的民国过往。这批新发现的吴湖帆致周鍊霞诗稿及合作画共55件,数量多、分量重的是吴湖帆词抄,均为抄给周鍊霞者,从上款的各种昵称看得出来,这批作品也极具私密性。今年是画家吴湖帆逝世五十周年。作为继任伯年、吴昌硕之后,海上画坛的一代大家,吴湖帆门徒众多,其艺术成就亦得到广泛继承。特别是作为民国间顶级的...
金竹寓富贵 劲节贊安康——金竹国画首創者柴寿武作品欣赏(图)...2021-09-10
【画家简介】柴寿武,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号金竹堂主,又号百竹轩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香港)国际书画名社总会副总干事、中国书画报社编审、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诗社会员、天津民建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诗书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其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荣获奖项。2003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十几次大型个人画展,2019年8月又应邀在加拿大多伦多市举办了《金辉玉润一一柴寿武金竹国画特展》。出版有《柴寿武诗书画集》、《百竹轩诗草》、《柴寿武金竹诗画集》等画集和刋物。2018年3月,又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画史上第一本关于金竹技法...
中国嘉德春拍:吴湖帆精写《月波楼图卷》(组图)2017-04-18
吴湖帆 月波楼图卷设色纸本 手卷 己巳(1929年)作吴湖帆在《丑簃画业》中言到:“余自少即耽喜书画,无所师承,茫无端倪。家虽少有藏庋,顾亦不知美恶。”作为正统派画家,吴湖帆学画从摹古入手,其丰赡的家藏与鉴藏家的声名,使他得以广泛的接触名迹,每日临池不辍,加之超群的眼界与判断力,故在临仿中不局限于笔墨的训练,更能直摄前贤画作的高妙之处。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吴氏最重要的青年时期就是在学艺、与同学好友诗酒流连、向前辈求学问教的日子中度过。1924年吴湖帆从苏州迁居上海,与表兄陈子清开设书画事务所,又与冯超然嵩山草堂对面而居。之后又因其目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