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灯,映出传统工艺精粹的华彩(图)2022-01-11
◆盆景式桌灯“灯摇虹彩张华堂,月散瑶光满禁城。”中国宫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其相关记述,现出土的宫灯实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乃至更早。漫漫数千年里,宫灯伴随着社会的演进而不断发展,至清代时达到历史高峰,其选材丰富、制作精巧、造型多变、富丽雍容,凝结着智慧巧思与精绝技艺。正在北京光科技馆展出的“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上,九盏精心修复的宫灯首度亮相,以作为中华民俗重要内容的年、寿、婚三大节事为切入口,带领人们重温宫灯承载的中华文明记忆。观历史中的宫灯,不仅是在品味中国工艺精粹的华彩,亦可知其寄托着人们对光明幸福的希冀,表达着对欢庆盛事的祝颂,传递着对国运昌隆、物阜民安的祈...
常玉与赵无极:谁是真正的拍场“王者无敌”(组图)2017-06-22
常玉-赵无极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我们将注意力关注到20世纪中国现当代艺术专场,这古董就买不起了,但看看我们熟悉的常玉、赵无极或者吴冠中的画作,也能赏心悦目,可算没白来拍卖场一遭。年年看拍卖场,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感到不腻的中国现当代油画家,就有常玉,另外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紧跟其后,可以说,他们创作使用西画材料,却保持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线条和意象。跟踪这么多年的现当代艺术拍卖场,常玉可说是其中“一线”名家。在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画坛,可跟他媲美的亚洲艺术家唯有藤田嗣治。常玉生前其实很穷困的。他一个富家公子,跑到法国巴黎去学画画,大半生落魄无名,身后却成为拍卖场上“大牌”,不过近30...
江苏国画大家的传世佳作(组图)2020-02-26
展览前言国画在江苏有着丰厚的传统积淀,在六朝以来一千六百多年的画史里,画派众多、名家辈出;在江苏省美术馆的收藏中,中国画作品数量最为丰富,质量最为精良,也最具学术特色。“江苏大家——江苏省美术馆所藏20世纪国画精品展”聚焦20世纪百年中国画当中,长期在江苏工作、生活,以及江苏籍贯的大家的国画精品。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20世纪中国画发展的新课题是:面对西方艺术的引进,面对社会文化的变革,如何实现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无论是传统延续型,还是中西融合型,丰厚的传统成为中国画发展的沃土。因此20世纪的江苏国画,在秉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涌现了叱咤画坛的风云人物与地域画派。...
博观2018秋拍 和田玉的新颖雅致(组图)2018-11-04
纯净澄澈是谓清,意味深长堪称隽。用来形容玉作,可见其质料上乘,美意幽微。出自名家的心血之作,淬炼了积年的艺道与精魂,或许点亮了一个画境,或许再现了一段情怀,或许投射了一个梦想,或许描摹了一种心情,玉文化,渊远精奥,却并不佶屈聱牙,每一件具体而温润的玉作,都蕴藏着我们最朴素的心愿,最向往的风景,最甘醇的感情。《清隽》专场的拍品,新颖却不怪异,风趣不失雅致。它们不是艺术家的自说自话,是期待与你共鸣的率真表达。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7028张永来 和田玉籽料、糖玉、碧玉三宝图牌一套作者:张永来 苏州玉雕名家规格:莲花生大士:10.0×5.7×2.0cm 210g绿度母:9...
和歌:浮世绘艺术展将开幕(组图)2016-05-25
“和歌-浮世绘艺术展”海报和歌-浮世绘艺术展开幕:2016.5.28 15:30展期:2016.5.28-2016.6.28地点:北京桥舍画廊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发展起来的独特艺术形式,属民间风俗画的一种,虽然早期也有肉笔画(手绘),但是更多的是在版画上的发展。1765年,铃木春信开创了多色版画,从此“锦绘”诞生了。于是,诸多流派逐渐形成,浮世绘开始蓬勃发展。铃木春信的作品对于同时代的浮世绘画师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包括北尾派、胜川派、歌川派等流派。这些流派的开创之祖分别是:北尾重政、胜川春潮、歌川丰春。说到浮世绘的名家,想必大家脑中首先浮现的是葛饰北斋、喜多川歌磨、东洲斋写乐。但是他们并不属于...
明代云南建水窑青花冥器拾遗(组图)2013-05-03
门蹾的故事(组图)2022-01-21
龙马献图颐和园福山寿海,以玉泉山及西山诸峰为背景,假以月升日落、云卷云舒,可看可玩的景点、文物、典故极多,其中就包括几对有趣的清代门礅。颐和园的门礅,常见于垂花门下,不是每个院落都有,也不是每个门礅都是老的。在题材上,借鉴了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吉祥图案,与规规矩矩的宫殿装饰相比,透着皇家园林的自在任性、休闲随意和崇尚自然等特点。研究门礅的专家、学者以及文博前辈、古迹和摄影爱好者很多,但对于颐和园的门礅,除范志鹏的《颐和园介寿堂门墩上的琴棋书画》外,却鲜有文章、少为关注。这里简单介绍几例,算是抛砖引玉吧。云松巢门礅云中独腿望月牛纹饰尤其耐人寻味万寿山的前山西坡,在排云殿和湖光山色共一楼两组建筑之间...
用画笔为中国牡丹新品种立档扬名(组图)2013-05-28
海城牡丹创建人尚平与画家李人毅在“尚园春色”前 导语: 东北牡丹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品种,在东北牡丹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页,更是中国牡丹栽培史上的重大突破。 画家李人毅为这批天香新秀进行了现场写生,为中国牡丹新品种立档扬名。培育专家和见证人,在画作上,签字留念,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海城牡丹创园艺师赵兴江与画家李人毅在“海洲白”前 五月下旬,正是东北海城尚园牡丹盛开的花季。这一花季,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有六个新的牡丹品种诞生了。它们是:海洲白、尚园春色、...
估价90万钱维城《画秋英图》以3600万成交(组图)2013-09-17
钱维城画秋英图以3600万成交
故宫珍藏的名贵盆景 真是开眼了(组图)2019-02-11
过年放假在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场面可是壮观,今天馆长给比家换个口味,分享故宫珍藏的名贵盆景,个个巧夺天工!让你大开眼界!镶宝石九重春色图盆景镶宝石九重春色图盆景,清乾隆,清宫旧藏。掐丝珐琅长方形盆,盆壁以湖蓝色釉铺地,四面中央为铜镀金錾花沿开光,内嵌彩绘西洋人物景致的画珐琅片,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有诗句:“午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此桃树盆景即寓诗中“九重春色”之意,表现春光明媚、欣欣向荣的太平景象,桃与寿石配景又含祝寿之意,此盆景为清乾隆年间不可多得的佳作。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孔雀石嵌珠宝蓬莱仙境盆景孔雀石嵌珠宝蓬莱仙境盆景,清乾隆,清宫旧藏。紫...
“五德迎春”李人毅画展(二)2019-12-11
来自阡陌的歌谣李德哲李人毅先生刚刚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诗画文为一体的《24节气农耕图谱》,这次五德迎春的画作,应是农耕图谱创作的延续。为了弘扬鸡的五德品质,李人毅先生为每一幅画都题写了诗,诗情画意,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思想性。而直达本次画展主题的配画诗,是这首《大丽菊开大吉来》:学名大丽菊,俗称地瓜花。大吉又大利,鸡鸣传万家。令人陶醉的还是作品的题名接龙,合成一首来自阡陌的歌谣:从《踏歌图》、《五德唱天下》到《歌咏农家乐》,迎来了《群芳之冠》《福禄当头》,竟现《素妆腾艳》的《竹青双雄》;从《青瓜园小景》、《金叶红果唱秋谣》到《大丽菊开大吉来》、《花开花落又一秋》,诠释了《九月寻芳》中的《信者...
文革时期的传炉壶(组图)2017-03-22
如今的紫砂市场,明清两代古器多已名花有主,所藏非博物馆院即民间大家,除了拍卖行,一般市场难觅其踪。而文革壶,则以其年代较近、产量较多,加之时代特征鲜明、砂泥保真而成为紫砂收藏爱好者的心头宠爱。数日前,笔者在朋友处见到这件文革壶(见图)。壶的外形是传统四方传炉式,体量略小。翻看壶底,果见一长方印章:小传炉。那一时代所制砂壶常在壶底留印说明壶形,如高灯壶的壶底留“高灯”二字,菊球壶的壶底留“菊球”二字,使买者一目了然所购紫砂为何样式。此传炉壶通高9.6厘米,流把间距15.8厘米,泥色黯红深沉,无杂色,砂质明显,观之纯净稳重。壶身两面均有陶刻:一面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另一面刻兰花,刀法有力,...
荣宝斋(上海)2018秋季拍卖会专场综述(组图)2018-12-27
荣宝斋(上海)“2018秋季拍卖会”将于2018年12月20-23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办。 此次拍卖共设三个专场,分别为《延年—书画 珍玩》专场、《香雪吟馆—书画 金石碑帖》专场、《春消息—书画 茶道具 陈年普洱 名酒佳酿》专场,共计782件作品。一、《延年—书画 珍玩》专场本专场汇集了二百余件古今名家的佳作杰构,囊括多个精彩专题,作品或直接得自作者、及其家属;或由上款人家属友情提供,来源可靠;或有权威著录、递藏有序。如本专场开篇之作陈佩秋直接赠送给上款人的《桃花 草书》成扇和《松石寿》以及段祺瑞《行书七言对联》等这一专题作品,都是由画家或者书家直接赠送给近现代企业...
(李说当然810期)想提升健康和运势,您必须要有这些常识2016-04-24
今天在北京应邀走访了二家医院,一家是全国著名的三甲大医院,为一个重要临床上的医学问题提供人体工程学的支持。一家是民营的小医院,为其装修后重新开业作个人体工程学医疗环境的甄别。两件不同的事情,全是在医院,为此也引发了很多遐想,首先是感到自己身上胆子不轻,数年来,倡导非物质养生,除了可以提升人们的健康,也是缓解人们对上医院求诊的压力。其次,也应该在《李说当然》栏目,经常性的刊载一些人体工程学的健康观及方法,为此,今天就以喝水为主题,解说“喝水加一物 排出10年毒”的玄机。 水是人体必不缺少的,每天保证一定量的饮水,也是古人养生之道。以人体工程学的五行原理,如果在水中再加泡一些...
齐白石陈半丁等名家书画在重庆展出2013-11-21
(记者石龙洪)“中国书画精品联合展览”20日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开幕,展出齐白石、陈半丁等中国名家的书画作130余幅。 此次联展属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与重庆市政府主办的“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近重庆系列活动之一,参展作品包括齐白石、陈半丁、田世光等大师的国画,谢无量、沈尹默、启功、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 在此次联展上,齐白石93岁时所作的《红菊图》最受关注。重庆书画家杨哲三评价说,此画虽为齐白石高龄时所作,但依旧展现出有力、厚重的笔法,且构图舒展,不受框架约束,是一幅难得的佳作。他还强调,齐白石的作品古朴、纯真,贴近大众,不愧为&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