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口述南怀瑾丨赵乐强:南先生是我生命中的燃灯塔

口述南怀瑾丨赵乐强:南先生是我生命中的燃灯塔

2025-07-07 13:25 文章来源:国际儒联和合书院 温州南怀瑾书院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片

2012 年,南怀瑾先生会见赵乐强等乐清同乡

记:作为与南怀瑾先生交往较为密切的家乡人,您认为南怀瑾先生对家乡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赵:作为他老家的人,我给他带去的是乡情和亲情,他挺高兴的。我们最多一次的谈话进行了四个半小时。

平时有机会也聊天,南先生那个才叫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大事小事新事旧事,乃至科技、股票等等都有,很广很博也很杂。比如说“乐”,他说有六种念法。你赵乐强的乐念 lè,乐清的乐念 yuè,河北乐亭的乐念 lào,“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乐念 yào,还有两个我想不起来了。

跟他闲聊很兴奋也有点紧张,他思维很快,知识又渊博,我不是都能接得上的。有一次他问我:“井虹寺你过去吗?”我说去过,“那里有副老的对子你注意了没有?”南先生问。还好这副对子我早有耳闻,挺有趣的,所以背得出,“得一日斋粮即食一日,有几天缘分便住几天”,南先生显然很高兴,也是那个晚上,他跟我说井虹寺的伽蓝神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井虹寺的伽蓝神殿是修在寺外的。

哦,你问我南先生对家乡的情感。人老了,有些事都不会直接说,南先生也一样,包括你问的这个情感。我给你讲一件事。一次我给他带了一份乐清的航拍地图,老人招呼客人们都过来看,他当讲解员,柳市呀峡门呀万岙路廊呀,一路拿拐杖点过来,嘴里不断地念着变大了变大了,看到盐盘工业区那里,他说,啊,原来的咸卤之地都开工厂了,变成城市了,了不起!

我去拜访他的时候,会带点本地的特产,跳鱼松之类怀旧的食品给他,我也经常向他报告乐清的新闻和一些进步及变化。我知道我有这个义务,先生虽望不见家乡,我却要成为他的乡愁,老人需要有人去懂他,也需要有他喜欢的认可。

记:在南怀瑾故居有一幢建筑叫作金粟苑,和他写的《金粟轩纪年诗初集》是否有关联?

赵:这是个故事。有一次我问他,您翁垟故居这个地方为什么叫乐清市老幼文康活动中心呀?他说,你问我,我问谁呀?当时的情势吧!我说我们有个想法,来之前我和市长商量过,这里总框架不动,房子布局也不动,做些改造和装修,同时起一个新名字。南先生问:“你改个什么名字?”我说先生在台北有个金粟阁,在香港有个金粟轩,都金粟辈的,就叫金粟苑好不?他笑笑说,“还冒出个金粟辈的,你说金粟苑就金粟苑吧。”但又接着说,“只要不搞南某人纪念馆什么的就行。”后来等搞到一半多的时候,南先生走了,为了缅怀和纪念他,这里就叫南怀瑾故居,其中有一幢房子做金粟苑。

记:当时建立乐清市老幼文康活动中心,南怀瑾先生有过哪些意见?据说老房子都捐出了?

赵:建老幼文康中心大概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具体情况我没有去了解。只是听说过南先生因这事讨了不少气。人啊,想捞点好处,少不了要听些难听的话。南先生自己没好处,老房子也不要了,却要听闲话,挨人骂,这就看胸襟了。

南怀瑾故居里现在有一个碑,是南先生给老幼文康活动中心的赠言,我背几句你听,如果可能,也希望发表一下。“我生于此地长于此地而十七年后,即离乡别土,……此筑即以仰事父母之心转而以养世间父母,且兼以蓄后代子孙。等身著作还天地,拱手园林让后贤,以此而报生于此土长于此土之德,而无余无负,从今以后,成败兴废,皆非所计,或嘱有言,则曰:人如无贪,天下太平,人如无嗔,天下安宁!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我想,领会一下南先生的这些话,离他也就近些了。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