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鹭羽胸针。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另一款由尚美第四代掌门人于勒·弗森主导设计的常春藤叶手镯,同样充分诠释了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与自然主义精神。手镯将精妙的珐琅绘制与錾刻工艺融为一体,黄金打造出蜿蜒有致的枝干结构,玑镂饰纹覆以绿色珐琅描摹藤叶形态,玫瑰式切割钻石勾勒叶脉,一丝不苟的镶嵌工艺令叶片的脉络纤毫毕现。“再看另一件冬青叶胸针,连叶子的锯齿边和自然卷曲的样子都表现出来,可以说是用坚硬的材质去表达自然的柔软。”常自洁说。
放眼看去,藤蔓间错落点缀白色巴洛克珍珠,与绿色珐琅和璀璨钻石相映生辉,将浪漫诗意娓娓道来。这让我们想起19世纪法国诗人阿蒂尔·兰波的诗句:“宝石张开眼睛,羽翼无声地飞起。”
与西方不同,在珍宝中所体现的中国的自然主义,则是哲学化的,更加内敛的,注重用自然元素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愿景,这是独特的东方美学范式。
展厅内的中国珍宝多用黄金打造而成,充满了独属中国人的吉祥寓意。比如大红大紫的颜色,以及蟒纹的装饰,都是皇族或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使用的;再如“葫芦”谐音是“福禄”,这是广受民众喜爱的自然吉祥物;许多花卉也充满了象征意义,喜鹊和梅花两个意象组合而成的“喜上眉梢”,自带美好的寓意。
行走间,我们的脚步停在一对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前。只见巴掌大小的金饰花篮中,开出朵朵灿烂的菊花。花丛中,一只只蝴蝶蹁跹起舞。篮中还生有象征祥瑞的灵芝。由灵芝、菊花、蜂蝶等元素构成的精致花篮造型,饰件全部用金丝掐出,再攒焊成型。
它集累丝、锤揲、錾刻、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工艺复杂却繁而不乱,彰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独特审美。其中,蝶恋花的互动,在古人心中如同恋人间的缠绵悱恻,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采用这种纹样的金银首饰,也多用于婚礼。它们既凝固了时代风尚,又折射着文明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