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北国红叶·赵华胜的抗战人生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北国红叶·赵华胜的抗战人生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2025-09-02 11:00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李人毅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dchytzmdl8yeoaqmxo.jpg

《论持久战》136cm×68cm 2013年

dchyubta0ykohnke8g.jpg

《国难——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1232×2092mm×3 1990年画

dchz0bxzah7q0zijwl.jpg

《受降仪式》600x1900cm 2015年

dchyumwwjzs2zimw53.jpg

《春华》1982年

dchyuuuw4opqcvi7ga.jpg

《转战》1983年

2·作品具有文献级的历史还原度

用作品记述抗战历史,是赵华胜主题创作鲜明的特点。其中表现伟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画提纲挈领,《国难·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概括了民族的苦难史,《受降仪式》表现了经过十四年的抗战人民取得了胜利情景。

在创作中,赵华胜尤为注重历史场景的真实性与艺术表达的深度和厚度。他曾耗时多年走访东北抗联遗址,收集了数百份口述史料与实物档案,将零下四十度的林海雪原、密林中的篝火夜话等细节融入画面。这种对生活细节的严谨考证,使得画中战士们冻裂的棉鞋、结霜的皮帽子和用桦树皮制作的油灯等用品都具有文献级的还原度。

值得关注的是,如在《转战》《春华》等作品中,突破了主题创作中符号化人物的塑造模式,通过捕捉战士们围着篝火谈笑、村姑为抗联战士补衣服、转战中依偎在母亲身上的婴儿等生活化场景,展现出革命者在残酷战争中对和平的向往与人性温度,这种"大历史中的小叙事"手法,让作品更具情感穿透力。

画家在一幅幅作品里,融合了传统水墨与现代写实技法,在艺术表现上既具感染力又有创新性。画中苍劲的松树采用传统国画斧劈皴法,积雪则用光影层次表现,两种技法的交融使画面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主题深度和形式美感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为当代美术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