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
李志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中国主题性花鸟画专项研修班”导师,兼任花鸟画工作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开封大学客座教授,文化部书画创作基地花鸟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南国雨林
地毯上的花丛
三、花鸟画发展的大致脉络(二)
(三)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写意花鸟画
清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外族入侵,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人们心理上渴望一种阳刚的,博大的,气势磅礴的文化精神出现。而这个时期是书法界金石学和碑学发展的全盛时期。很多画家不仅是画家也是书法家和金石学家。这种金石学和碑学的大气派正迎合了人们追求的阳刚、博大和气势磅礴的文化精神。这部分画家就把他们掌握娴熟的金石学碑学技法溶入到绘画中,因而出现了比小写意更加博大,书写性更强,亦泼亦写的绘画形式,大写意花鸟画,这就是花鸟画发展的第三个高峰,他的代表形式是大写意花鸟画。
冰雪精神
细雨
(四)改革开放后的所出现的主题性花鸟面
建国后,战争所留下的满目疮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这时生存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艺术家对艺术的探索也没停止过。这个时期对绘画形式的探索以潘天寿和郭味蕖为代表的画家,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各种思潮从国外蜂拥而入,各思想流派艺术主张得到了空新的释放和表现,再加上大师们的相继离世,打破了一直以来由大师主导的绘画局面。没有大师的年代,人人都是大师,一时大师的帽子满天飞,大家希望打破束缚自己的桎梏,渴望改变现实司空见惯的绘画面貌。一部分画家默默无闻地进行探索实验,抽象的、具象的等绘画面貌层出不穷。而这其中融合工笔写意等绘画形式的各种技法而出现的冠名为主题性花鸟画的新形式出现了。而这部分较有成就的画家有郭怡孮,王晋元,李志向,方楚雄,郑瑰玺等。
山溪
地毯上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