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传统艺术不能丢开美术史学的研究

传统艺术不能丢开美术史学的研究

2012-01-04 09:14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我在看今天上午展览的时候就想到一个问题,就是传统文明。讲到传统,我就想到20世纪80年代关于中国书画的传统,批判的声音非常高,经过二三十年来的反思以及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美术史学的研究,我们不要轻视美术史学这块研究对于书画创作的意义。实际上这20多年以来美术史学的研究,对于传统艺术的思考和书画艺术创作影响非常大。我记得有一个美术学院在写近一二十年校史的时候讲到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系,这20年来进步在哪里,后来发现还是美术史学的进步最大。这说明什么?说明美术史论的研究对美术创作实践的影响非常明显。

另外,对于传统的态度,我们还是要以一个严肃、研究的态度来对待。第一,传统不是说不可超越,我看了很多作品,我觉得传统可以超越,过去的前辈大师不要把它神秘化,书画还是在往前走,传统没有结束、终结,在学院的艺术创作当中传统的状况非常好。我记得前些年招了一些实践类的博士,当时有的人还有异议,现在在这个展览里面也看出了,实践类的博士对书画创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化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他们既从事书画的实践,同时又从事史论的研究,我觉得非常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书画的历史,因为古代书画家既是实践意义上的创作者,同时也是学者,所以这个传统不能丢。

发挥中国文化的特殊性,从毛笔开始

孔六庆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什么是中国的图像?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六法应该是中国图像产生的根源,产生之本,产生之源。六法用笔开头的两法格外是中国画的技法之本,图像之根,而且中国的图像所产生的途径是在中国艺术性里面产生的。对于中国艺术性,我的理解是经济的心性,格式的诗性,表现的笔性,这枝毛笔是凝聚了中国文化的全部。毛笔的笔在创造中国图像的作用,这点是中国图像在技法表现里面基本的现象和基础。

在中西文化充分融合的现代,我们的小孩从小用铅笔和圆珠笔,离毛笔已经久远了,现在考进艺术研究院的学生学的是素描和色彩,西方观察事物的方法成为了中国年轻人产生图像的基础。其实西方的完整系统,中国的完整系统,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大文化的系统是相辅相成、互补的。我希望在互补里面格外发挥各自文化系统的特殊性,而不是把两个特殊性放在一锅煮了,要想发挥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我想一定要从比例开始,从毛笔开始。

创作,并思考

顾平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作为特殊身份的艺术家,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创作者,同时他们还是教育者,所以就像这次展览主题一样,希望通过他们的创作,或者通过作品的呈现,看到老师们是在创作,而不是简单的画画。而且在创作过程中有一种研究的思路,通过对作品接触的过程,希望能够从这两个角度对它有所体会。这个就让我想到西方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状态。沈语冰翻译过一本书,叫《塞尚及其画工的发展》,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找到塞尚在他的画风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实际上我们大学的老师从事创作,应该和社会上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不同,他应该加入更多思考的东西,他比社会上艺术家的创作有更多的意义,他还要培养更多的艺术家。

美术教育,应重归中国图像文化结构

曹工化

(著名文化评论家)

我们很多教学机构,都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把中国书画和图像结合在一起,或者是放入图像文化的范围里面研究它、创作它、传播它,生产它的图像。我们今天在研究中国书画的时候,第一,把它和世界当代学术前沿接轨,把它放到图像研究创作中,其实我们也回到中国文化结构当中的中国书画中去。我们的创作和研究现在提供了两个方向:一是现在用西方的学术前沿,用图像文化的方式来重新看中国书画。二是在西方最前沿的地方和中国本源的文化接轨。当我们以为前进到世界图像艺术最前沿的时候,恰恰在这里你和中国传统图像文化相遇,只有这种相遇我们才会感到传统图像文化的价值,感到中国传统图像文化对于世界当代图像文化的研究,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中国书画教学应该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图像中去,你要把诗书画艺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后面还有琴棋书画诗酒茶。我们在研究现在的图像时,中国书画作为图像的教育研究,应该重归文化结构,同时,整个美术教育也应该重归中国图像文化的结构中去,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