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美育漫言

美育漫言

2012-01-09 15:18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杭州阳光灿烂国际少儿美术教育基地召开了一个家长晚会。夜间,冬日的严寒未能阻挡家长们与会的热情。会上,大家专注聆听了校长和几位教研组长的讲话。应命,我亦在会上作了简短的发言。

会前,在一张家长会的邀请卡上,有这么几句文字,引起了我的关注:“绘画没有标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绘画很简单,不要强求规范”、“尊重孩子,心情的高度释放”、“绘画不需要规则”。在听了各位老师的讲话后,我方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且有所开窍。

对少儿美术教育,我不是专家。会上的发言,只能随我所想,不论对错,想当然地说了一番。我十分同意,孩子画画,“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在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享受到快乐,而绝不会让他们考虑,诸如画后,作品的发表或销售。但,就绘画的本质而言,我还以为是“有标准”的。标准至少是“悦目”、“好看”。有些儿童绘画,它那色泽的天然处理,常令我倾倒!至于少儿绘画不要强求规范,那是指不要以大人的意识去限制孩子的想象。但绘画不是“很简单”而是“不简单”的。因为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时,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我们在“尊重孩子”的同时,还要引领孩子。绘画不是“不需要”而是“需要规则”。要明确,在不同的绘画阶段,有着不同的绘画要求

我一直以为,少儿美术的教育是个专门的学问。有人坦然以为,这种学问,没有什么“学说”。其实,且不说此是认识上的无知,至少是对“学说”这个词汇的误解。什么叫“学说”?是指一种专门的、有系统研究的学问。殊不知,世间三百六十行,既可行行出状元,当然行行也就有“学说”。治心肝,有学说。小儿科,绝非是个“小儿科”!而从某一意义上说,我以为,它的医术更高。孩子有病,不善言语诉病情。医治,只能察颜观色做诊断,这有难度。窃以为,其间,学说更大!同理,歧视少儿美术,显然至少是他不懂什么叫“学说”!

就我想,少儿学画,有三个过程或三种内容,即始是随意画,后是命题画,再是写生画。这三方面,随年龄的渐长而演进。经历着由易到难、从浅至深的不同绘画阶段。

我曾多次参与有关少儿绘画的评奖。评委们常常感叹有个现象。往往是幼儿班,画得比小学好。而特别是,小学生的画,反比中学生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节节败退”的现象?令人难解。不过,我倒认为,这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因为孩子在年岁的增长中做人,发现并非若自己画中所绘的那般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无拘无束、异想天开。他们在生活中,逐渐看到、且慢慢懂得,原来做人处事,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并渐渐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于是,行为开始收敛,想法变得实际。反映在他们的画面上,很自然就会失缺在儿童画中,那种大人们所期盼的所谓“天真”与“烂漫”。如果说随意画,包括命题画,还是属于想象画的范畴,那么,写生画就要规范多了。因为它在绘画技法上,就有了规则与要求。继而该学点画画的技法。可有人提出反对。理由是,技法会束缚孩子画画。可我坚决以为,要面对现实。到了写生阶段,给以相应的技法熏染是必须的。如,画风景,要懂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画人物,要知“立七坐五盘三半”的人体结构。这种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技法传授,是恰当的,也是规矩做人的道理。这是美育!

报载,全国美学名家曾聚杭州。指出现在很多家长培养孩子,从小学习琴、棋、书、画,目的只是教会孩子一门技术、有个专长。并没有增长审美能力。这值得深思。孩子来到美术教育基地画画,将来可能出几个画家。但,这并非主要目的。我觉得,少儿绘画,目的有三。首是把玩艺术,增添乐趣,活跃孩子的生活。二是引领审美,提高素养,熏陶他们的品质。三是激发想象,学会思维,启迪他们的创意。单纯学点绘画技术,绝对片面了!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