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考纳斯的“回顾”

考纳斯的“回顾”

2012-01-29 09:50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考纳斯(Kaunas)纤维艺术双年展,从1997年至今已经举办了8届,是欧洲最重要的织物艺术大展。从最初的传统壁挂走来,展览的内容如今已超出了传统织物的范畴,今年更是融入了LED和智能光纤等高科技的媒介物,甚至加入了行为艺术的模式,在展示纤维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的同时,也暗示着纤维艺术从观赏性向实验性发展的趋势。考纳斯纤维艺术双年展作为全球不多的织物艺术专项展览,宣示着纤维艺术已经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的一支,跳脱出传统的形式,走向了多元发展。

在我们身边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中,人们总是串起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框架,来激发自身存在的感知。织物带有自然属性,又带着人世的温情,处理手法直接而又富于变化,这一特质决定了织物可以作为独立的对象登上当代艺术的舞台。而考纳斯纤维艺术双年展,立足艺术的形式,对纤维艺术进行讨论,以促进对当代艺术的思考。

回顾作为一种策划

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回顾·演绎·展望”。就如磁带的倒带、播放和快进一般,整个大展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回顾、演绎、展望。而其中作品集中在“回顾”部分,这也是本届双年展的关键词,它又分成“回顾历史”、“回述个人的故事”以及“回溯未来”三部分的展览副主题。“回顾”也可以解释为“重放、再放”。放之于艺术作品,便是不仅让观者观看,也是再体验一次艺术家所经历的。艺术在此超出了“欣赏”的范畴,跨进“经历、体验”的领域。在当代艺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对织物艺术的态度也在更新,却极易迷失方向。双年展此时不是随大流提倡推波快进,而是提出“回顾”,警醒艺术家们应在同步趋进的同时,慢下脚步深刻思考。

在本届双年展中,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境遇和思考角度,让双年展的作品所含更加充实丰富。“回顾历史”部分主要展示了欧洲17世纪到20世纪的传统壁挂。“回述个人的故事”部分是本次双年展的主体部分,从来自43个国家超过300件作品和31个项目中选出。年轻艺术家是纤维艺术领域的新鲜血液。而特邀艺术家们的作品则代表了纤维艺术发展的主流方向,无疑是当今纤维艺术的中坚力量。“回溯未来”部分注重实验性,以考古学的方式展示了织物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如高科技的智能织物和各种传感交流装置的运用。

立陶宛本土艺术家丽娜·乔尼克(Lina Jonike)的作品“西红柿系列”讲述了一系列个性化经历。艺术家强调西红柿的生活媒介的作用,借以考察活生生的使用者。展出分两部分,一部分以西红柿为主角,记录了由种子到摘下的生长过程。艺术家用棉线缝制结合数码印刷,花盆和西红柿丛用旧照片的效果表达,而作为主角的西红柿则是用棉线一针针缝制的。而在另一部分作品中,西红柿像一枚红色炸弹在画布一角炸开,让观者不禁低头细看自己的衣服上是否沾到了红色的果渍。作品具有很强的叙事性,西红柿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一种水果、热爱的事物、未知的生命、创造的材料以及故事的主角这些不同的角色,观众得以再体验一次西红柿与人循环相生的故事。

来自美国的华裔艺术家贝利·刘(Beili Liu)的作品《诱惑》源自中国红线的古老传说: “月老”的故事。但是艺术家淡化了“月老”的角色,而赋予红线以主宰者和联系人的双重身份。作品采用了数千个手工盘绕的红线圈,从美术馆的天顶上垂下,暗示着数千个命运的结合。如艺术家所说,她的灵感便来自她的根,用非传统的方式表达传统的主题,暗示了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国际人”的故事: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即便在全球文化语境促使人的文化身份越来越模糊的今天,他们仍试图找寻一种连结,一种回皈家园的连结。

从回顾到演绎再到展望,展览囊括的艺术家和展品具有非常强烈的时间性,包括了历史上的珍品(洛桑壁挂双年展的藏品),今天的精品和代表了未来的实验品。回溯历史的目的,是让历史与今天在某一点上撞击、交锋,由此来激活某种新的意涵,于是,“历史”与“未来”在回溯中相通,而回溯的主体就是在场的鲜活的每个人。

 

社会变革的交织

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必将直接或间接反映它所处的时代特征,本次双年展的展品也不例外。艺术史上不乏某些反映和激发社会变革的作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我们在解读一件作品时,首先关注的,便是艺术品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如何?时至今日,艺术家关注的又是什么?我们或许能从展品本身窥出端倪。台湾艺术家高原的作品《十二月》讲述了12个母亲和12个孩子,以及中国的十二生肖的故事。作品采用布面数字印刷合成照片的形式,让所关注的对象以最清晰、最真实、最细腻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艺术家紧紧把握新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她所找寻的模特的关系。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着特定的背景,由一系列的城市地标和生活环境组成,反映着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

多媒介的新叙事

我们不得不承认,乔布斯的苹果和几百年前那颗砸到牛顿头上的苹果一样,改变了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艺术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新型媒介开始进入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也面临着不同媒介的开拓与进入。本次双年展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结合了多种手段,用高科技的数字技术强化传统的表达方式,获得了一种新的审美效果。英国艺术家安斯莉·希拉德(Ainsley Hillard)的作品《痕迹》是一组结合了声音的织物装置,在展现织物审美的同时,加入了复杂的数字化手法。视觉、触觉、听觉集合于一体,创造了一种多层次的感觉经验。英国的詹妮斯·杰弗瑞斯(Janis Jefferies)和加拿大的芭芭拉·莱恩(Barbara Layne)在本次双年展中展出的作品是于2010年共同创作的《可穿的缺席》,运用了无线技术和生物传感技术这些最新的数字化交流技术,创造了一些结合人体与服饰的模型。

生活的现场与参与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参与”已经成为评价文化事件的重要指标。艺术也是如此,自从上世纪非博物馆艺术诞生以来,随着“波普”文化的推广,“大众”逐渐从艺术的观赏者变为参与者,甚至是掌控者。这其中,消费社会的大众参与必将消耗艺术曾经的能量和实体。今天,我们已习惯说“艺术离不开大众”,然而“大众”究竟指谁?“大众文化”究竟应该是什么东西?艺术家究竟应该服务大众,还是指引大众?这可能才是今天的艺术家需迫切思考的问题。从本次双年展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反思与尝试。

加拿大艺术家艾米莉·布利森·达比修(Amelie Brisson-Darveau)的《我的影子衣柜》,将影子看作可移动的舞台,同时也是叙事甚至舞蹈的主体。作品在赋予影子以物质性的同时,也把影子个性化了。影子所折射的个人,不仅是艺术家本人,更是参与作品的观众。中国艺术家王海元的作品《来自高原的风》用生纸、苎麻和丝绸制作这些10到60公分不等大小的菱形、矩形和方形旗帜,将它们分散地挂于草原高点之时,也在向人们传播着藏民的信仰、生活及其文化。这件作品至今仍在草原之上,真正的参与者和观看者是高原牧民,展厅中的只是图片般的影子。

碎片、拆解与重生

美国建筑史家和评论家肯尼斯·弗兰姆普敦曾经说过:“现代建筑,是一部批判的历史。”对于艺术,我们可以说:“现代艺术,是一部批判的历史。”艺术的发展史本身就是流派之间的否定史,今天,这种批判仍在继续。艺术家的语言是最犀利敏感的语言,艺术家的批判是最彻底深刻的批判。纵观双年展,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作品。如果将考纳斯纤维艺术展放入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展览或多或少还是注重传统、呼唤传统的艺术聚会。其中,跨界的媒材应用,批判和反思性的作品锋芒,又暗示着双年展着力于新时代的转型与思考。语言的批判无疑是最好的利器,这也是在双年展同期组织一系列研讨会与讲座的核心。“回顾”既可引出多元文化碰撞的问题,又可将之置入历史的视域中来重新审视其纠结;既可带出个体记忆的温度,又可聚合而为时代转型的共同的历史追问。这也是展览主题定位于“倒回”的初衷,在历史回溯中寻找答案,在不同文明中、不同地域交流与碰撞中寻求方法,以探寻艺术在全球发展背景下的重塑与重建。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