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对青州七级寺出土一件背屏式造像时代的考证(组图)

对青州七级寺出土一件背屏式造像时代的考证(组图)

2020-01-09 09:20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付卫杰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上世纪90 年代青州七级寺遗址出土了一件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没有明确纪年。关于其年代学界存有争议,本文作者将其时代定为北魏,有些学者则将其定为东魏。作者试图通过排比青州地区背屏式造像,梳理、总结该地区背屏式造像形式的发展演变规律,进而推定该造像的年代。

图1 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七级寺出土

该件造像为贴金彩绘一佛二菩萨背屏式三尊像(以下简称背屏式造像),高134、宽94厘米,高浮雕,石灰石质(图1)。主尊高肉髻,有硕大的头光,覆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残,右手施与愿印,跣足立于圆形基座上。头光外缘浅浮雕七身飞天。两胁侍菩萨束发,身着天衣,下着裙,天衣于腹部一圆环内交叉成X状挂于身前,手中持物,跣足立于从主尊下端线刻的两条龙嘴里吐出形成的莲台上。造像现收藏于青州市博物馆,1994年12月出土于青州酒厂工地,据考证出土地应为七级寺遗址。报告中作者认为造像茎莲内侧各绘一狮,即主尊两侧下端。经过仔细辨认,图像应为线刻龙的形象,而非狮子。作者认为该造像:“采用平直刀法,刀工准确而简洁,其形制、特征与山东诸城和邹县发现的北魏造像极为相似,应为北魏时期的遗物”[1]。而有学者认为此像时代为东魏。

自1996年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佛教造像后,陆续有对青州的背屏式造像进行分期断代的研究成果发表,但大多数是从佛像、菩萨像造型上分析,对背光图案的分析寥寥无几,而对造像形制的变化更少有人论及。也正因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述背屏式造像断代不统一的现象。为了能确定这件背屏式造像的时代,本文力图综合造像蕴含的各种信息,主要从造像的形制、背屏图案、佛像、菩萨像的造型四方面梳理、归纳青州北朝晚期背屏式造像的发展演变规律,以此为造像的断代提供更多的参考。

一、北朝晚期背屏式造像特征

本文主要依据龙兴寺遗址出土的背屏式造像,结合青州其他地区发现的纪年造像来梳理该地区北朝晚期背屏式造像的演变规律。

1、造像形制

从已知的纪年材料看(表1略),北魏永安(528-530)以前,造像形制主要有两种样式。第一种,以西王孔庄古庙发现的北魏正光六年(525)贾志渊造像[2]和朱良镇良孟村发现的北魏孝昌三年(527)邑义等造像[3]为代表。背屏式造像整体为碑形。上部为圭形首,碑身为莲瓣状,下端为单层或双层长方形基座。第二种,以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北魏永安二年(529)韩小华造弥勒像[4]为代表。上端变平,碑身仍为莲瓣状,下端为单层长方形基座。至北魏永安年后,上端的圭首消失,如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北魏永安三年(530)贾淑姿像[5]。东魏初,以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东魏天平三年(536)邢长振造释迦像[6]为代表,造像形制发生变化。背屏形状还是莲瓣状,但是背屏与基座分开,底端变成左右对称的U字形。至此青州背屏式造像的形制最终形成,这种背屏形制一直流行于东魏至北齐。

2、背屏图案

青州造像的背屏图案内容丰富,其组成一般有手执日月的天人、宝塔、飞天、火焰纹、龙、莲座等几大部分。这些图案的组合并不非一成不变,个别图案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或消失或出现。下面根据装饰图案出现在背屏的位置从上至下进行分析:

A、手执日月的天人

在目前发现的纪年造像中,天人形象仅出现在北魏孝昌三年(527)邑义等造像和北魏永安二年(529)韩小华造弥勒像上。二天神仅刻出头部,分刻左、右手,手中分别执日、月。北魏孝昌三年(527)邑义等造像上的天人(图二)头戴尖顶帽,鬓及颏下有长髯,胡人特征明显。这与1980年青州瀑水涧发现的东汉坐姿胡俑颇有几分相似。而北魏永安二年(529)韩小华造像上的右侧天人仍有胡人形象的遗影,而左侧的天人(图三)已发生变化,帽的尖顶及络腮胡须消失。天人图案主要出现于圭首两侧,在北魏永安三年(530)后伴随着圭首的消失,天人形象也随之消失。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