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理论 > 如何理解“当代艺术”

如何理解“当代艺术”

2012-03-14 10:20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如果说,古典艺术是模仿现实,现代艺术是挑战现实、质疑存在,那么当代艺术就是通过感觉和对潜意识的挖掘,表达个人化的、割裂的、荒谬的、心理的现实。

题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无论是学术推进和市场化进程,都得到迅猛的发展。并且,与整个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密切相关。尤其是,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它从模仿、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阴影中逐渐走向本土化,并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原创风格。

如果从字面上看,“当代”可以理解为“当下”和“正在发生着的”,与“传统的”和“过去的”相对。“当代艺术”原属西方概念,西方理论界将“二战”之后的艺术统称为“当代艺术”。各种时间概念说法的背后都有美学和文化意义上的判断依据。在中国,“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这两个概念始终处在一种模糊的状态中。尤其是面对这两种艺术现象,结论没有太大的差异。最典型的争论有两点:一、将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称之为“现代艺术”,将90年代至今的艺术理解为“当代艺术”。二、将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新艺术统称为“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不是时间的概念,而是一个属性。它不是被贴好的标签,而在于艺术本身,还有一个类型或风格的概念。也包括艺术家对观众如何转变看待艺术的态度的引导和拓展。其实,无论是观众还是艺术家,接受一种新的艺术观念,不但需要知识和勇气,还有胆量和魄力。

什么是“当代艺术”?在理论上确实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当人们面对作品时,就会感觉到什么不是“当代艺术”。也许,这种超理性、超规范并具有极强的精神创造力的活动就是当代艺术的实质。有人说,当代艺术就是当前的艺术。其实,这样的解释过于简单,甚至是一种误读。当前的艺术不全是当代艺术,当前的艺术多种多样,官方艺术、学院艺术、复古艺术等在当下并存,但与当代无关。从时间的概念上说,当代艺术指的是今天的艺术,但在内涵上指的是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重要的是,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仅是“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天的社会和现实生活所感受的“当代性”。尤其是,艺术家置身于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社会现实,作品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艺术是一个属性或类别的判断。它的特征是作品为思想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是几代艺术家经过30年的奋斗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之路。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当代性”,当代艺术属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和概念,在中国是取代了“现代艺术”和“前卫艺术”等概念之后的一种最具批判性的艺术样式。同时,它又承载了“现代”和“前卫”的意义,对现实的重新审视,对当代人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考,以个人的视角介入现实、反思现实和批判现实。所以,当代艺术就是艺术家对他所生活的时代的反省与批判,用作品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态度和立场。考察艺术史,“当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1928年春天,画家司徒乔的“乔小画室春季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引起沪上美术界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徐悲鸿先生观看了画展之后颇为感慨,并在《良友画报》第26期为之撰文,其中这样写道:

“司徒先生对色调之感觉,为当代最敏感之人,又有灵知之笔,供气纵横驰骋,益以坚卓……”

徐悲鸿先生使用“当代”这个词,从背景上看,与那个时代的民主科学运动密切相关关注社会并充满人道主义的同情心,与艺术家面对社会现实的生存感觉有关,与作品中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关怀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有关。让艺术承担社会责任的良知、勇气和信念。与他提倡的“写实主义”一脉相承。流露出一种强烈的时代气息,是一种人的觉醒。

对于中国知识界和文化界来说,当代艺术无疑出现在当代文明最前沿的位置和现实最敏感的地方,用视觉的方式做出的探索与实验各种媒介反映当代的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精神问题,以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其形式超出了人们的习惯之外,也超越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创作上突破陈规,打破陈见,激发一种视觉活力,展现一种自信和独立判断的精神状态。打破与生活的界限,在精神上重获自由,不断去创造的一个文化现象。当代艺术在文明社会中象征着人类的反省能力,与科学的理性精神并行,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后果,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动力。换句话说,社会的变革必然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

理解“当代艺术”,必须对“当代性”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谓“当代性”,就是艺术创作在时代进程中保持的先锋性、探索性和独立性。“当代性”不仅是当代艺术的价值核心,也意味着当代艺术的双重任务。首先,必须面对现代性直到当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再一点,必须面对今天这个时代的新现象,比如电子图像、数字图像、网络等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物质形式。当我们说某件作品具有“当代性”时,就意味着这件作品具有关注现实的性质。当然,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不一定都是好作品,所以,对具有在各个时代属性的作品本身该如何评价,还有很多因素。

理解“当代艺术”,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感受艺术家对今天的文化现实、社会生活中表达的“当代性”,在作品中寻找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思想痕迹。换句话说,首先是态度和立场,一件作品到底有多少艺术家自己的观点,表达个人所创造的形式语言,以及个人的艺术观念等。艺术家置身于今天的现实,作品必须面对今天的现实,必须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即使是针对历史、经典以及未来话题,在表现上也要进行一种“当代性”和当代感受的转换。一个时代最好的艺术能直接体现出这一时代的民众心理状态及精神现象。当代艺术是时代的前沿,最能代表一个时代。作为视觉力量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量作品中我们发现,当代艺术更多的是在作品中对媒介、语言和感觉中所具有的“当代性”。也就是说,它更多传达的是不同于其它时代的文化针对性,表现当今艺术家体验到现实中不同于常人的最敏感的生存感受用当代的艺术语言和媒介进行转换与表达。如果说,后现代艺术主要区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解构、观念等更多的方式介入艺术本体的变化,那么,当代艺术则强调的是建构艺术与时代背后的文化感觉的关系。从中国当代艺术30年的坎坷道路上,我们发现,只有反映和表达现实问题,才是当代艺术的立足之本。

理解“当代艺术”,必须面对那些“迫切问题”,真正的艺术家把艺术当做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关心并同情弱者,以及那些不幸的人们,他们将艺术创作当做帮助人们摆脱苦难和获得拯救的伟大的伦理行为。大胆抨击罪恶,无畏追求真理,执著探索生活的意义。

 

从西方艺术史的角度观察,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艺术主要侧重于艺术自身的探索与实验,强调艺术自身的原创性和精英性。从当代艺术的层面上说,个人情感已不再是艺术表现的主要目的。它将各种形式使艺术实验作为艺术的目标,如政治、文化、思想、态度和立场等有关的实验。当代艺术在西方指的是“二战”以后以观念艺术为主导的艺术思潮,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思想和社会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上的后现代主义,以及市场、展览等机制的运行方式。当代艺术要求打破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媒介,尤其是艺术创作过程与结果的传统界限,它是艺术史上的一场价值革命。中国当代艺术是对既定的政治社会提出问题。艺术家通过作品捍卫艺术自身的独特性与批判性,挑战传统审美陈规,推进人类思想进程,对政治与社会价值保持疏离和批判的态度。在中国,必须意识到“当代”的特殊意义,“当代”意味着我们生活的时代,许多问题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也许,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现实素材或者,它的结论超越学科而深刻触及到我们的生活基础。并且,具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性和挑战意味。

今天,当代艺术在中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考验,这就需要艺术家与批评家还有那些关心当代艺术的热心观众,在不同程度上做出各自的调整。总会有一天,当代艺术将成为过往的历史景象,提供给后人去研究和访问。今天,当代艺术依然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继续努力地表述我们这个时代,努力表述我们这一代人,与周围的历史进行全方位的对话。这其中,不仅需要思想和态度,更需要精神和勇气。

今天,我们很多人,包括一些批评家和理论家,以及收藏家和媒体,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过去成功成名的艺术家身上,认为他们是衡量或判断中国当代艺术的唯一标准。这种认识上的局限和视野的狭窄暴露了当代艺术的一些问题。今天,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混乱和停滞状态,尤其那些“商业神话”,使得早年的批判性和独立精神正在消失。它的成长与发展,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是艺术介入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当代艺术一直面对的问题。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是鱼龙混杂,我以为,这句话说得真好因为,鱼龙混杂才是当代艺术的正常状态。重要的是,我们始终与当代艺术站在一起,共同呼吸我们这个时代的空气,承担自己的命运。2009年12月,“中国当代艺术院”在北京挂牌成立,说明了官方对当代艺术的接纳与认可,很有可能,若干年之后,在中国成为一种主流艺术。

从中国的历史情境出发,当代艺术向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的拓展,艺术家改变现代主义的个人化的形式追求,注重交流与互动。互动不仅是跨界的结果,还意味着艺术人格的改变,以开放的心态,去呈现个人对社会、对历史、对生活、对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当代艺术需要一种介入,介入就是一种立场和态度,是针对某种问题所采取的手段,然后以行为和视觉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强调的介入不是一般的社会活动,而是一种批判意识。介入是以艺术的方式提出问题、反思问题并质疑现状。从另一个角度说,介入能改变我们原有的观看艺术和欣赏艺术的方式。当代艺术的种种实验,是对社会变革的记录,它只代表它的时代。同时,它还是一个与社会紧密相关但又具有高度独立性的思想活动和知识活动,当然,还是一种追求自由、智力和解放的活动,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可以通过智慧获得自由和解放。

 

“当代艺术”就是我们面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将态度转换成一种艺术形式。其实,艺术不解决问题,但艺术可以发现问题和表现问题。当代艺术在任何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是艺术家觉醒之后的自觉创造。艺术家能够敏感地发现问题,并将一个纯粹的问题一直保持下去,直到把它搞清楚为止。当代艺术要求艺术家必须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做文化上的清理,揭示人在现实处境中的真实状态,催人思索,催人觉醒。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从艺术的意义上说,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极少数具有反叛意识的人物,凭着敏感和先见准确把握了时代的特征,同时,影响并改变着同代人、以及后人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方式。

“当代艺术”改变了传统的观看方式,也就是说,作品不再是赏心悦目,不再为观众提供“美”的图像。而是引发观众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艺术开始介入到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中。它要求艺术家不能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时代,创作毫无感觉的作品。当代艺术在当代中国确实有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与现代艺术相比,确实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独立人格和探索价值;从社会形态上看,打破了一元化的传统创作机制,尤其是在学科建立上,推动了多元化方向的发展。其实,当代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关注、介入同时还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在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曾这样说过:“过去也好,现在也好,艺术家还要做其他许多工作。只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艺术这个名称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

如果说,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以艺术的解放推动人的思想解放,那么,当代艺术的价值就在于以艺术的多元和对生活感受,推动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由于当代艺术的动态性和即时性,导致了它的多义性、叙事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中国,当代艺术是艺术家获得的自由和解放,也是人性的觉醒。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