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院校 > (多图)李超讲解决澜社 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

(多图)李超讲解决澜社 梳理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

2012-05-23 08:23 文章来源: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超

中国民生银行资助炎黄艺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5月18日推出“庞薰琹与决澜社研究”专题讲座最后一场“决澜社与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问题”。主讲人李超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作为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上享有声誉的资深学者,李超先后出版多种著作,其《狂飙激情—决澜社及现代主义先声》则是决澜社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料。

李超此次讲座,其主旨是从美术资源问题的角度,对决澜社及其中国近现代美术进行相关问题的论述。讲座开头,李超首先肯定了炎黄艺术馆举办此次庞薰琹大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非常稀少且分散。而炎黄艺术馆“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展览”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归纳、研究、整合,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紧接着,李超从“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决澜社的艺术之物”、“决澜社的历史之物”、“决澜社的相关艺术资源如何复合”四个角度,展开了讲座的内容。

 

 

 

现场听众

通过自己制作的相关地图,李超用“文化地理学”的方法,向大家展示了决澜社运动的相关历史状况。李超认为,决澜社的故事发生在上海的卢湾地区,这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作为“租界”,卢湾地区的“缝隙效应”给当时的中国艺术家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因此卢湾地区形成了决澜社文化记忆重构的历史空间。可惜的是,决澜社运动曾经发生过的地方,如今已经在上海消失掉了。决澜社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在当代社会得到有效的利用。

文化资源的概念,是李超在讲座中反复提及的。他指出,如何理解美术作品作为文化资源的问题,是中国未来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美术作品作为文化资源,便涉及到作品的专题收藏,空间形态的记忆重构,官方体系的价值评估及文化推广等。以决澜社为例,如果围绕其文化资源做文章,我们的相关机构及人员能够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现实的状况是,决澜社虽然在美术史的角度得到了学者的共识,但在文化资源的角度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及保护。这样会导致在国际化的趋势下,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话语权旁落其他国家,从而造成文化竞争的落后局面。

 

 

 

“决澜社与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问题”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李超特别提到,决澜社的相关研究仍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根据他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决澜社时期发表的作品约35幅,而有文字著录的作品约67幅,现存的作品则只有两幅。一幅是张弦《人物》,一幅是丘堤《静物》。这些精确的数据,也为决澜社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超从文化资源角度的阐述,在此次讲座中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讲座之后,他们积极参与到与李超的相关问题讨论中。特别是关于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话语权问题,李超和观众的对话中碰撞出了思辨的火花。至此,第四场“庞薰琹与决澜社研究”专题讲座在热烈的现场气氛中结束,“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终于落下帷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炎黄艺术馆举办“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庞薰琹大型艺术展”成为京城重要的文化事件,为当下喧嚣热闹的中国艺术界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庞薰琹及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将长久的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