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当代青年陶艺家在关注什么?(图)

当代青年陶艺家在关注什么?(图)

2021-09-13 09:27 文章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泥土,是地球表层的肌肤,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母体。它泛指地表物质如尘土、土壤、泥巴和土地,通常也喻指草野与民间;乡土,是民族文明的摇篮,也是长在族人生命记忆里的地理风情。它泛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民俗风物和人文地理,如乡愁、乡音、乡村等,其内在含义指向本土区域性的民风与场景,是从文化学的视角去观看民间图景与生活风貌。近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共同承办的“泥土·乡土——第十二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基于当下一些陶艺青年实践哲学的立场,云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陶瓷艺术创作者,主张开阔的视野、自由的思维和个体行动的创造性,鼓励青年陶艺家们应用直观的艺术本质追寻世界的物性之美。来自全国各地的142位青年艺术家的157件陶艺作品入选展览。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览改变了以往单纯线下展览的形式,将线下展览与数字展示、互动形式相结合。8月8日至9月20日以核心展区线下“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为主,只开设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区,接受预约观展。“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则在“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开展之后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以回顾展为主体内容,线上则通过虚拟展厅来构架全景视觉场景。

思想盛放之“器”

展览从陶艺创作的特点中提炼出“筑器”“揪形”“醒泥”三个分主题,分别对应器皿实验、造型探究、材料思维,在构建展陈逻辑的同时对主题进行了呼应,并为观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主题的线性角度。

今日之“器”,当是时代进步的映射。此处展陈的当代之“器”,以陶艺的实验性器皿为对象,选取的作品以“器”的完成态为主,呈现出从原始泥土材料到陶瓷的升华与转化。“筑器”即通过制作个性化器物的工艺路径,聚焦技艺与方法、容器与思想,探寻手工造物的创新性思考。最终,它们成为了思想盛放之“器”。

“揪形”即运用具体形象元素的塑造与再构,体现对造型结构关系原理的认知。从“泥土”到“形”之间的存在关系去思考,从而得到一种形式的意味与状态。这一版块以陶艺创作的造型形态为焦点,选取的作品围绕“形”展开,强调以陶瓷材料为主,对“形”的或抽象或具象的表达。

泥,为陶瓷最为本质之材料。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革新对于泥的创造,挖掘这一既平凡又常见、既普通又特殊的材料的无限可能,继而演化出中国灿烂辉煌的陶瓷发展史。陶瓷艺术可以被看作“泥”被赋予人文精神后的不同形态。从另一角度而言,陶艺创作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生”,一种艺术精神在泥土之上的“生”。“醒泥”是陶艺创作中对于“泥”的一种处理,强调手与泥之间的微妙体验。手在接触泥的一瞬间,本能地展现手的动能,在这互动之中呈现一种自然而又强烈的艺术感受。此版块以材料思维建构的思想表达为视角,使用抽象的原生性语言,叙述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与对话泥土的故事,解读材料语言与内容表现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原始泥土材料肌理质感的呈现,又或者强调对于材料的创新运用与再创造,都以此为基点,展示这一材料的无限艺术可能。

渗透出人文审美的意象

据了解,展览的主题与形式皆是2020年3月前后,通过网络会议决定下来的。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情况下,陶艺双年展的主持团队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邀请到国际资深陶瓷艺术专家雅克·考夫曼、珍妮特·德布斯等人,一同就如何开展本届双年展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并拟定了展览主题。

本次展览主要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说道,“这两个词语的含义经由漫长的时间沉淀,也承载着人文审美的意象,词义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生长在田园生活与社会形态中,其外延随着时间与历史的沉淀而改变,逐渐渗透出人文审美的意象,体现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因此,以土为桥梁,关联起陶瓷艺术创造的核心材料与陶瓷艺术家所关注的时代问题,就成为展览主题选定的初衷。他表示,在中国社会格局中,延续着“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从特定的角度来看,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历史本源问题与社会生活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也是传统手工艺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其七言律诗《次颜长道韵送傅倅》中写道:“去岁云涛浮汴泗,与君泥土满衣缨。”他在近观人生遭遇中审读经验,于远望客观事物中揪出规律,从日常生活场景中审视辨析义理,围绕云涛、泥土、衣缨等具体事物,进行形象化、比喻性的阐发,这种着重人文意蕴的探求,体现出我国古代文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旨趣。

“今天的青年陶艺家们已然踏上探索之路,这是很值得称许的事。他们的作品突破传统陶瓷艺术的定义,不再表现自然物体和同质之美,而是希望引导大众对材料或者视觉形态产生观感,通过艺术本质内省地感受作品流露的信息,思考其中的观念构成和意义生成。”正如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戴雨享所言:“当前,思辨与批判精神逐渐在当代陶艺创作中起到助推剂的作用,不断鞭策着青年陶艺家们负重前行,为当代陶艺创作带来了新的概念。”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