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尊碑抑帖 矫枉过正 ——康有为书法思想和实践刍议(组图)

尊碑抑帖 矫枉过正 ——康有为书法思想和实践刍议(组图)

2023-07-25 16:18 文章来源:汴梁日报  作者:孟云飞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主张政治改良的康有为最终却成了保皇党领袖,良为可惜。然而观其书法、书论,似乎没有一丝守旧的味道,他别开生面,傲立潮头。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清代光绪年间进士,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康有为出身士宦家庭,世代为儒。祖父康赞修是清代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四处通缉维新派人士,康有为被迫流亡海外,在国外漂泊达16年。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后,康有为开始周游列国。吴昌硕曾给他刻一枚印章:“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周游列国的颠沛经历,使康有为开阔了胸襟与学识。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知识分子,其性格具有两面性。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民国初年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在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却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 

康有为治学颇多建树,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他的文学成就主要是诗歌创作,辑成《南海先生诗集》,其文采瑰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政论文敢于打破传统古文模式,骈散结合,开“新文体”之先河。其代表作品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欧洲十一国游记》等。 

康有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继阮元、包世臣之后的大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的代表作《广艺舟双楫》,是一部重要的书法专著,在书坛影响深远。 

《广艺舟双楫》之《卑唐第十二》记载:“至于有唐,虽设书学,士大夫讲之尤甚,然缵承陈、隋之余,缀其遗绪之一二,不复能变,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褚、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指出了唐碑的缺憾。康有为还说:“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譬如子孙曾玄虽出自某人,而体貌则别。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他乎?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指出帖学衰微的原因是“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得出临习晋帖的结果是“绝不见工”。 

于是,康有为话锋一转,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指出魏碑、南碑之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并对碑刻的代表作进行品评。 

康有为推论道:“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 

康有为极力鼓吹“尚碑”思想,造就一代新风,对碑派书法的振兴有着深远影响。 

自古以来,理论和实践均有极高造诣的书法家极为罕见。康有为的理论是站在自身创作的立场上,他常以胸中郁勃不平之气作书,当然不会倾心于柔媚的“赵董”一流。康有为轻视帖学,即使如赵之谦这样的书法大家也逃脱不了他的讥讽,他的许多言论不免有些偏激。当然,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正是他的这些偏激言论,才使碑学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在书法实践上,康有为对《石门铭》和《爨龙颜碑》极其用功,同时掺以《经石峪》和《云峰山诸石刻》。其实,康有为还学习过“苏米”诸家。其书写以平长弧线为基调,转折多以圆转为主,转折处常常提笔暗过。其结体不似晋唐之欹侧,长撇大捺,气势开展,饶有汉人古意。他喜用长锋羊毫,彰显浑重、厚实的书写效果,迥异于赵之谦的顿挫方折,也不同于何绍基的圆劲。书风浑厚凝炼、古朴率真、险峻舒朗。其创作形式以对联最为见长,气势开张、浑穆大气,颇具阳刚之美。 

在用笔技巧上,康有为否定了包世臣的“以指运笔”说。他主张执笔宜腕平掌竖——“四指争力,势相蹙迫”。只有做到“平其腕,竖其锋”,通身之力才可达到。 

我们从康有为的人生经历不难看出,他希望社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并做着种种努力。不过,遗憾的是,康有为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他的书学思想的形成是在其30多岁时,所以,我们不难推断,康有为在书法领域发动规模巨大的“变法”运动,和他所追求的政治梦想一样,同根同源。《广艺舟双楫》可以看作是康有为寄托改良的思想映射。对于康有为来说,其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或许隐隐透露出他对社会变革的希冀。 

(作者为书法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兼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本版配图均为康有为书法作品    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