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国画 > 苏海河中国画艺术鉴赏

苏海河中国画艺术鉴赏

2008-11-27 12:44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苏海河艺术简历

苏海河,籍贯北京,专职画家。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海淀区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理事,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万寿山书画院副院长兼艺术总监。

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深造于中央美院国画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曾在部队企、事业单位担任美术设计工作。美术擅长写意山水、写意花鸟、冰雪画,兼书法篆刻。

作品曾多次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周报》、《中国日报》、《国画家》、《中国画家》、《世界艺术家》等国内外各地区报刊杂志上介绍发表数百余幅作品,作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等国家参展。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书画大展并获奖,以及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馆民族宫等著名博物馆和国内外政要及知名人士收藏并出版画集。部分作品被编入《中国当代名家宝鉴》、《中国当代名人录》、《世界书画名录》、《中国当代青年著名书画家精品集》、《中国书画篆刻名人大辞典》、《迎97中国书画大展作品集》等百余部书画典集。北京、兰州、秦皇岛等地电视台拍摄播出书画专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采访介绍。

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北京国际博览会、北京琉璃厂、深圳博物馆及深圳艺术家画廊、兰州秋田友好会馆、济南李苦禅纪念馆、秦皇岛、韩国汉城等地举办联展和个展。                

出版著作有《苏海河画集》、《苏海河书画篆刻集》。

 

 

 

 

 

 

 

 

 

 

 

 

 

 

 

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

——我看苏海河的中国画

娄师白

 

最近我看了苏海河的一些新作很是欣慰,我二十几年前提出的中国画创作观点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可以说他是实践了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苏海河上世际九十年代开始跟我学画,当时中国社会正全面的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虽已过古稀之年但我意识到民族文化艺术会随着经济的繁荣而阔步发展,面对关于中国画如何发展的争论我坚决反对西方会压倒东方的说法,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曾经有过“真正的绘画艺术在东方”的感叹。中国的画家在东西方文化冲撞中要头脑冷静,“厚今而不薄古,基中可以融洋”,我一向重视把立足点放在今天,要反映时代精神,为当今社会服务,为此不但作品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在技法上也要不断变法图新,但出新并不等于抛弃传统,要继承绘画传统中的精华,吸取母体文化的精髓,汲取外来养分,中国画最大的市场在中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希望我的观点能对我的学生有些帮助,这方面海河跟我很谈得来。

 

 

 

 苏海河是个全面发展的画家,擅长写意山水,写意花鸟,冰雪画,书法和篆刻也不错。

苏海河的画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尝试出新和变化,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下了不少功夫,大胆尝试,大量创作,他的写意花鸟作品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中国画的写意观念和笔墨技巧的获得,除了靠勤奋实践积累经验外,更要靠在实践中不断体悟,“悟性”对于一个艺术家能否成功起着决定作用。海河从小习画,为人很好,热情,踏实,不浮躁,不炫耀,学画很认真,很刻苦,勤于思考,有灵气,在同辈中比较突出。

他的花鸟画有生活气息,使人感到一种生机。他的传统笔墨功夫扎实,加上强烈的表现欲望创作出的作品自然、流畅,构图新颖,情趣盎然。他重视画面的整体布局,关注作品的视觉效果,同时注意细部描绘,使远观的“势”与近观的“质”有机统一起来。他的写意花鸟画,常用山水作背景,山水花鸟融为一体,画面层次更丰富。他画花鸟变形夸张,立意深刻,不落俗套。

 

 

 

 

 

中国画的核心是表达一种思想或精神。写意画就是以画抒情、以画答意,通过一幅作品,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者说明一个哲理,或者体现一种精神。花鸟草虫本无精神情感,但写意花鸟画将其人格化,赋予了精神情感,是以物喻情以物写神。

什么是当今社会需要的时代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表现这一时代特点的就是时代精神吗?可以看出苏海河的作品意在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民族精神,颂扬人类美德,鼓舞人健康向上、有使命感、有责任感,这样的好作品不会过时,会永远被大众所喜爱。

一个画家不读书、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最终只能成为画匠。苏海河很好学,除了跟随老师学习,还进院校系统进修,最近又在读研究生的课程,他正在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强化自己的风格。

白石老人曾说过:“夫画道者,乃寂寞之道,其人要心静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我相信苏海河能沉下心沿着这条路继续实践、思考、探索,待以时日,他的中国画创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000五年七月

 

 

 

 

 

 

 

 

 

 

 

(责任编辑:林贵春)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