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2014: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低迷中寻找出路

2014: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低迷中寻找出路

2014-12-26 14:31 文章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此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艺术品市场将进入一种“新常态”。与中国宏观经济相适应,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将处于“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虚火太旺 “文化动力”将成竞争核心

  市场艰难的原因何在?除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外,主要还是文化影响力不够。北京荣宝拍卖总经理刘尚勇认为,目前艺术品市场并不缺精品,也不缺资金和信心。一旦文化影响力孱弱,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为什么《松鹰图》、《功甫帖》等许多高价拍品出现以后会引起很多争议?还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不支持这种亿元行情。”刘尚勇说。

  收藏家徐胜也表示,现在整个社会太浮躁,这种浮躁造成大家不关注艺术品内在的文化价值,更多在琢磨它到底值多少钱,“不挖掘实际的文化内涵就没有收藏的意义,卖文物艺术品跟卖白菜没区别,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各界重视。”

  多元化发展 是出路还是“鸡肋”?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背景下,拍卖公司需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这是很好的抗压方式。“无论苏富比或佳士得,书画拍卖仅占业务量一小部分,因此他们生存能力很强,在市场困难时受到影响也小。”苏富比(北京)拍卖有限公司总裁温桂华介绍。

责任编辑:李亮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