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艺术&印象派拉动市场创新高
佳士得、蘇富比的业绩在2014年双双创下新高,主要应归功于两大版块:战后及当代艺术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佳士得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战后及当代艺术2014 年成绩斐然,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成交总额达 17 亿英镑,较 2013 年增长 33%(以美元计达 28 亿,增长 39%)。该部门为 2014 年佳士得整体业绩奠定良好基础,其中纽约秋拍期间“战后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力拔头筹,以 8.529 亿美元创下艺术市场拍卖历史最高纪录。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于全球各区域同样表现优异,成交总额达 7.325 亿英镑,增长 14%(以美元计达 12 亿,增长 19%),特别是洛杉矶盖蒂博物馆以 6,512.5 万美元竞得的马奈的杰作《春天》成为亮点。包括珠宝在内的奢侈品拍卖类别也取得年度创纪录业绩,成交总额达 4.602 亿英镑(以美元计达 7.547亿),强于去年增长 7%(以美元计增长 11 %)的比例。
同样,在蘇富比公布的业绩上升最多的四个部门里,包含了战后及现代、印象派及当代、珠宝与手表。其中战后及现代艺术品成交总额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品成交总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26.7%。珠宝和手表部门上涨的比例分别达到13.8%和10.9%。
TEFAF2014年所发布的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同样揭示,战后及现代艺术在最近五年一直持续上涨。随着古董等稀有艺术品资源的沉淀及新藏家的介入,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点集中到了现当代作品上。从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巴塞尔、弗雷兹的火爆便可窥见人们对于现当代艺术的热衷程度。加之,战后及现代艺术的主要交易地区集中在美国,从而使2013年美国的艺术市场急速回暖。同样是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仅小幅回升2%,美国市场交易额的增幅却高达25%,市场占有额上升5%,遥遥领先于中国,稳居世界艺术品市场的龙头地位。
但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一直疲软不堪的印象派市场这两年却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直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中处于中流砥柱作用的印象派,在前几年美国、欧洲先后遭遇经济危机时曾经呈现颓势,近年来也随着美国及欧洲市场的回暖而上升。不仅如此,中国买家近几年也开始介入印象派及当代艺术的领域。2014年,蘇富比全球销售的第三高价是梵高作品《雏菊与罂粟花》,该作品是由中国实力藏家王中军以3.77亿人民币购得。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开始介入西方艺术品的收藏。而随着国际拍卖行佳士得、蘇富比的进驻及推广,西方艺术品未来在中国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