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的玛瑙开采、加工活动在“文革”时期一度受到严重影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步富裕起来,玛瑙的各种手工艺品因颜色亮丽、品种丰富、物美价廉而大受人们欢迎,一股玛瑙加工热在“玛瑙之乡”辽宁阜新也随之兴起。其从业者多是一些当地农民。囿于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局限,他们起初只是将玛瑙切割成板、片,制成圆片牌出售,这种价廉物美的简单饰物很快行销全国各大旅游市场。
玛瑙牌的加工材料主要采用辽宁阜新当地开采和后来大量进口的巴西玛瑙原石。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中,是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周边地区玛瑙切片加工的高峰期,其中1994年至1998年间,更是玛瑙牌产销的最盛时期,日上市交易的玛瑙片少则数万片,多时达十几万片。因使用了辽宁阜新和巴西进口的玛瑙原石品种——黑红花、黑白花、红花,通过切割手段把隐藏在玛瑙层间的图案最大限度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机缘巧合再加上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古代典籍中记载的花鸟、鱼虫、人物、山水、风景的玛瑙天然图案世界又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