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场图
太平兴国是宋朝第二个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赵光义极重视宗教尤其是佛教事业,继位后大兴佛寺,四处造像,并于太平兴国五年开设东京译经院,恢复已中断了170年的佛经翻译工作。这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成书年代正直东京译经院开设的第二年,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值得期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场细节图
由于宋代的技术限制,雕版印刷的成本远远高于人工书写,弥足珍贵。传世的北宋经卷多以折页的形制留存,这件雕版经书保持了最初的卷轴样式,因而更显罕见。这件作品征集自山西藏家,其最珍贵之处在于经卷末尾记录了清晰的印制时间、地点及供养人信息,这在宋代的雕版经文中属国内仅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场细节图
卷末还有一条晦涩的信息:“此经用沉檀龙脑水研墨”,所谓沉檀龙脑水,是一种仅仅存在于古籍记载中的珍贵香料,也是古代写经最高规格的象征。久远的年代、珍奇的工艺、神秘的传说,多重因素决定了这件拍品无异于这个秋天最引人遐想的一件古籍类标的,也让人更加期待它的市场表现。
其中以近代画家个案为中心的早期图录集成,无论是收藏还是市场方面都具有重要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