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石头成精:砚台的变形记

石头成精:砚台的变形记

2016-02-01 12:45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白颖文 臧楠

砚台,是中国传统的书写与绘画用具,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笔之寿日,墨之寿月,砚之寿世”,砚台在使用和流传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出土和传世品最为丰富,足以将其发展演变之概貌呈现于今人面前,使我们从历史发展中领略到砚台独特的魅力,也体会到它蕴含的文雅气质和深邃的传统文化内涵。而传拓则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用墨等染料将雕刻在器物表面上的文字或图案复制到纸张上,将凹凸对比变为色彩对比。清代以后传拓技术不断完善,砚台等器物均成为拓制对象。

砚台的“前世”是做饭用的农具

文房四宝产生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上,融合了雕刻、书法、绘画等多门艺术于一体,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养性、挥毫泼墨的得力工具。从砚台来说,它的形状、铭文、图案等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书写用砚的功用是研磨墨,在砚台正式出现之前属于“研磨器”时代。研磨器通常由磨盘和磨棒组成,是原始社会人们用来研磨粮食的农业用具,与生存息息相关,满足了人们进食的需要。通过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开始出现了比较多的研磨器具,比如出土于陕西的一套完整的研磨器具,与现在的砚台形状极为接近。出土的时候,研磨器的研磨窝中还有红色的印记,说明当时曾被使用过。类似这样的研磨器,在陕西、山西的半坡遗址中都有发现。这些研磨器是后世砚台的母形,虽然在形式和功用上都有差异,但确实是砚台的起源。商周时期的研磨器是用于调色的工具,但不能归为专门的书写用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出现了,很多战国墓葬中出土了笔、墨、石物以及国画和带有墨色的竹简等,间接证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用于研磨的砚台。在湖北省出土了一套石砚,是由不规则的鹅卵石加工制成的,形制简单,此时已经没有研磨棒了,而是出现了一些研石,并且在墓中还出土了墨,这说明研磨器已经向砚转变,但在形式上依然保留有研磨器的痕迹。

“研”是砚台的“曾用名”

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时期,到了汉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隶书成为当时的主流书体,相应促进了书写用具的发展,因此,汉代的砚形、砚种,都比前代丰富,不仅有石砚,而且出现了陶砚、溪砚,砚台逐渐步入成熟。像出土在广东南越王墓的非常早期的砚墨,砚石呈不规则的卵石状,砚是非常光滑的不规则的岩石,当时的墨,并不是常见的呈块状的书画用墨,而是墨丸,因此,砚形和它辅助的工具,都是与墨的形式相匹配的。因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文房四宝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的,这种形式的演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得砚形以及其他纸笔都会相应的变化。

西汉时期是砚台显著发展的阶段。主要有两种,即圆形石砚和长方形板砚。将石板放入一个精美的漆盒内,漆盒通常是彩绘,并有几何纹、神兽纹来装饰,图案比较清晰生动。这种漆砚盒作为最早的砚台装饰形式,将绘画艺术与砚台本身的实用功能相结合。

在西汉时期,砚台有了专门的称谓,最初被称为“研”,在江苏连云港(601008,股吧)的一个西汉多宝墓中,发现有出土的长方形的石板砚以及一件木渎,木渎上写有“板研一”“墨坨一”,说明此墓葬里,既随葬了石板砚,也随葬了相应的墨。由此推测,此类砚在当时可以被称为“板研”。

到了东汉时期,砚台的发展日益成熟,在装饰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制作工艺上看,比之前有了相应的提高,开始注重砚台本身的装饰。像前代出现的圆形石砚,底部出现了三足,并且这三足呈现出逐渐加粗、加高的趋势,当时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砚台的底足高一些便于使用,这可能与当时生活习惯有关系。尤其这种三足砚,从此时一般都带盖,从盖纽上就开始对砚台进行装饰,有的是立狮,有的是盘龙,不难看出当时的雕刻技法十分娴熟。并且汉代风格非常浓郁,显得栩栩如生,具有典型汉代艺术特征。在砚盖内部通常有凹槽,应该是存放研石所用,此时依然用墨丸,因此,在研墨时,还需用研石研磨,设计进一步人性化,使研石有了固定的位置,不易丢失。东汉末年,制墨技术成型,很多墨可以用手直接执用,因此砚也不需要有研石和凹槽的配置了。东汉除了三足石砚外还有一种鎏金兽形的铜盒石砚。此砚并不常见,乍看之下极像造型精美的工艺品,砚盒从兽的嘴部打开,内有砚板,这种砚非常珍贵,普通人家受用不起,一定是身份尊贵的人才能拥有的。到了东汉末年,“砚”字才被使用。“砚者,研也”。最终完成了由研到砚的转变,“砚台”成了此类器物的专属名称。但是“研”和“砚”二者并不是互相取代,而是共同存在的关系。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