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杂项 > 刻有精美龙纹图案的清代宫廷缂丝绣品(图)

刻有精美龙纹图案的清代宫廷缂丝绣品(图)

2017-03-02 11:2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大约起源于公元七世纪,隋唐时渐趋成熟,宋代时便在中国织造史上占有了突出的地位,直至明清,始终是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故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美名。

据资料记载,缂丝都有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10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缂丝的整个工艺过程,一般说来,可概括为四步:第一步是把经丝上到木机上,包括落经线、牵经线、套扣、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拦经面十一道工序;第二步,用墨笔把纹样勾画在经面上;第三步是织纬;第四步,修剪反面的毛头。

缂丝作品一般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缂丝作品大多是集体创作的,后人判断这类作品价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其次是缂丝的创作往往很费工夫,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所以一件缂丝作品的完成往往倾注着作者大量的心血;三是缂丝作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这件清代宫廷缂丝绣品(见图),让我们见证了缂丝工艺的精妙。该绣品长180厘米,宽100厘米;四周为“暗八仙”图案,以荷花间隔,下端依次绣海水、云气和浪花,中间为“海水江崖”纹,寓意福山寿海、一统江山。图中波涛汹涌,浪花飞溅,云气飘荡,簇拥朵朵牡丹娇艳盛开,四条团龙腾云而起,姿势各异,威猛刚健,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该缂丝绣品,制作精良,浑朴高雅,别具一格,犹如雕琢镂刻,立体感十分强烈,显示了名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保存极为完好,当是清代宫廷中罕见的精品。这件缂丝绣品在第七届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公益性“寻宝”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宝物”之一。


责任编辑:Jelly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