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互联网对艺术家处境的影响(组图)

互联网对艺术家处境的影响(组图)

2017-07-18 16:11 文章来源:artnet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高古轩举办的朱利安·施纳贝尔展览开幕,2008年2月21日,加州贝弗利山。图片:Frazer Harrison/Getty Images高古轩举办的朱利安·施纳贝尔展览开幕,2008年2月21日,加州贝弗利山。图片:Frazer Harrison/Getty Images

书籍、音乐、电影则是“非排他性产品“。规模效应是盈利的途径,不管我们说的是Oprah‘s Book Club、流行单曲、还是好莱坞大片。每个单独销售的利润都很小,但是这种小的利润累计数千次、或者数百万次就是巨大的盈利。

艺术刚好相反:它不是通过累计小利润来获得大收益,画廊主和经纪人都想通过有限的销售来获得巨大的盈利。

除了这个根本上的区别之外,网上的大型媒体销售对于在线艺术销售趋势依然是一个征兆。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对互联网有着相同的依赖,这也为两者引入了一些相同的市场规律。

选项的暴君

因为任何作家、音乐人、电影人、或者当代艺术家现在都可以使用开放式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与潜在买家进行接触,在互联网上的任意一个平台上寻找独立的作品就好像是在潜艇上开了一个窟窿一样。

结果就是波涛汹涌的海水涌入:一方面买家受到了冲击,在过程当中,独立艺术家之间的界限也变得模糊,因为涓流入海之后,谁都分不清自己的出处究竟是哪里。

我把这种现象叫做选项的暴君。这说明,从某种程度上,科技颠覆传统的看门人往往会引火烧身。一个开放的市场对于创意作品来说,比传统的看门人掌控体系显得更加民主。

但是这样的市场对于普通的买家来说则是变得更难捕捉。因为看门人——不管是唱片公司、好莱坞制片厂、还是画廊——依然承担着质量掌控的中介职能。去掉前者就会失去后者。

所以,开放式的电子商务平台剥离了传统领域的推广、估价及销售模式,选择数码年代所特有的方式销售作品,在大规模媒体的环境下它们对传统的中介提出了挑战。

因此,无法经历这一过程的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以及盈利往往不会很高。在一个缺乏监控的全球化市场当中,竞争的体量意味着这样的结果将是所有艺术家都要面对的。

从藏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很可能就会采用George Packer 2014年的那篇关于亚马逊对出版市场的报道当中的观点:“当消费者们需要面临过多的选择的时候,有些专家说,他们往往会买那些知名的东西。”

Schneider的书。封面图片:Tim SchneiderSchneider的书。封面图片:Tim Schneider

这是artnet新闻的市场专栏作家TimSchneider新著《 The Great Reframing》节选的第二部分,这本书讨论的是一级艺术市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