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组图)

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组图)

2017-08-18 11:23 文章来源:美术报  作者:梅墨生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编者按: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意之美、古雅之美就是这些金石趣味绘画的集中审美体现,它们代表了晚近以来中国画独到的高超艺术成就。本期刊发梅墨生《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一文,作者对中国近现代书画如何吸纳和表达金石趣味做了深入的探讨。在网络化、电子化的当下,我们对于书写已越来越陌生,与书写背后汉字形成的六书也已渐行渐远,了解金石入画的理论,懂得欣赏这些蕴涵着民族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非常必要。

黄宾虹西泠小景中国画黄宾虹西泠小景中国画

什么是金石学

说实话,金石学这个话题其实形成历史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对它大多似懂非懂,似知不知。简单地说,“金”其实指的就是钟鼎。所谓的“石”广义包涵摩崖刻石和专用记录功德的石碑。但后来又经过注解和演变,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同,这个不展开说。“金文”专指夏商周三代的铜器铭文。关于夏代的青铜器现在几乎见不到,商周的金文真的很多。宋代欧阳修收集金石文字撰写《集古录》,赵明诚又做了《金石录》,吕大勇再做《考古图》,这些都是金石古文物、古文字研究史,也是金石学的滥觞,从北宋开始到今天也不到一千年。有铭刻的青铜器最早见于商代晚期,而秦始皇在泰山、峄山、琅琊、会稽等地的刻石为最早的石刻。现在这一部分实际上有待于新的出土再给我们提供新的证据。后人也把刻在山崖上的摩崖视为石,比如在陕西的《开通褒斜道刻石》。广义上说,研究金石文字的学问即为金石学,而金石与碑版往往连成石碑,有有字的,也有无字的。大约宋以后开始把碑刻上的文字拓下来以供临写,称为碑帖。清代阮元、包世臣就开始以碑为北派,以帖为南派,这就是书法史上的南北书派,他们是始作俑者。当然在他们之前也有人关注,但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晚清碑版近乎一统天下,帖学经过千余年的发展越来越柔靡了,碑正好以其雄强粗犷朴拙的气息出世。而晚清民国之际又正好是中华民族日渐衰靡的时期,雄强的书风与主张变法的政治理想又糅合在一起,人们于是对碑版的书法情有独钟。在今天,举凡摩崖、碑刻、墓志、塔铭均成为人们学习的对象,甚至还将兵器、瓦当、砖陶、甲骨上的文字都归类于广义金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经学大兴,文物出土渐多。经学是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家们考据出土了大量的金石碑版、钟鼎铭文,他们在这些文物里追寻往古的“真实”,所以经学与金石碑版之学有密切的相关性。到了道光、咸丰年间,考据之风大盛,著作也多,流风余韵以致于今。乾嘉学派是汉代经学辨伪思潮的后世余响,实际上与经学、朴学、考订学、训诂学全都相关。金石学就在这一个大的风气里兴盛,人们开始把金石趣味引入到绘画艺术里。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