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组图)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 改变全世界的天际线(组图)

2018-05-14 08:56 文章来源:艺术与设计   作者:ArtDesign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亚历山德拉路住宅

在所取得的诸多成就中,“中庭设计”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现在你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光电梯、商场或酒店巨大通透的中庭,最早就是来自波特曼的设计。这一开创性的设计方式最早应用于酒店设计领域。20世纪60、70 年代,相比标准而沉闷的酒店大堂、封闭压抑的电梯和两边布满窄小房间的逼仄走廊,宽敞而明亮的“中庭设计”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反差:有着高旷中庭的摩天大楼、悬臂支撑的阳台和洒满阳光的酒店内部空间、飞速上升的玻璃电梯、瀑布、空中花园和旋转的顶楼餐厅……这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空间内部观赏性。

这一切都出现在1967 年建成的亚特兰大凯悦酒店中,这是波特曼式“中庭”成功应用的首个案例。置身其中,人们共同享有一个“会呼吸”的共享空间,拥有更加充足的光线与空气,同时彼此也称为对面的风景。而事实上,初始投资酒店的公司并非凯悦。当时的投资公司在酒店落成之前换了一个新总裁,他并不能接受波特曼如此超前的设计,并且决定不再继续该项目——波特曼需要自己花钱把项目买下来或者彻底失去这个项目,而波特曼选择了冒着极大的风险去坚持自己。也在经历了众多的于是他将这些设计不断地介绍给其他人,最后,他终于得到了凯悦的赞同。也是因为这次成功的合作,波特曼在后期职业生涯中也承接了世界范围内众多凯悦酒店的设计工作。他所使用的创造性的垂直中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酒店设计形式与潮流,进一步形成了“酒店中庭类型学”。人们对于中庭这一建筑形式的热爱,以至于让这一设计变得太过泛滥,旅客们对此不再感冒,评论家也指责波特曼一直在重复自己。但是这也恰恰证明,中庭这一建筑形式,在当代建筑领域的无限魅力与影响力。

波特曼与中国

波特曼的设计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是中国向西方打开大门后首批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建筑师之一。可以说,即便国人并不知道波特曼,但是却也一定见过他的建筑——位于北京东三环的银泰中心就是波特曼的作品之一,它顶楼的“红灯笼”设计颇有中国文化的意味。白天时,这座建筑规整而严肃;而当入夜时霓虹亮起,顶楼渐渐会泛起红光,在星空中尤为醒目。波特曼从中国的大红灯笼中获得灵感,将其融入这座现代的建筑顶端,令它从周围的建筑中脱颖而出。1990年,波特曼的公司在经历了巨额的债务危机之后,很快完成了规模巨大的综合项目上海商城(Shanghai Centre ),这是一座集办公、剧院、酒店和商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也是上海南京西路商圈最早的甲级写字楼,至今仍旧受到极大的市场认同。这座建筑也是波特曼进入中国的最早一个作品。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