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杨仁恺:《清明上河图》的流传与收藏(组图)

杨仁恺:《清明上河图》的流传与收藏(组图)

2018-05-30 11:27 文章来源:古籍   作者:杨仁恺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timg (1).jpg

二、元帝国和明前期的收藏家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历史还不足百年。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自此蒙古汗国建国, 第五代大汗忽必烈,建号改元。先后攻灭了西夏、金政权,建立了一个地跨亚欧大陆的强大帝国。元朝统治者到处搜刮财宝,宋室皇宫内的金银珠宝、名贵文物几乎席卷一空,《清明上河图》也不例外,再次被收入宫廷,但《清明上河图》在元宫却一直倍受冷落。

1260年《清明上河图》被收入元朝秘书监,为官匠装池者以赝本偷换出宫。售予某贵官,贵官得画不久却被派往真定(今河北正定县)驻守。贵官府内负责保管此画的人,又趁机将画盗出,卖给了杭州陈彦廉。陈怕事败,又急于用钱,就打算卖掉《清明上河图》,以免惹祸。这时博雅好古寓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听到这一消息,急忙登门买画。杨准,字公寿,号玉华居士。他儒雅风流,博古通今,住在北京期间,十分留意搜访古物。杨准倾囊以授,购回《清明上河图》,便借故回乡。杨准将得图经过录在图后裱纸上,并于1 3 5 2年在《清明上河图》上写下自己的题跋。翌年,杨准家忽然来了一位贵客,杨准一见喜出望外。来客是江西新喻(今新余县)人刘汉龙。刘汉龙在书画界也是个小有名气的鉴赏行家,而且与杨准相交甚厚。杨准忙将《清明上河图》拿出来与好友共赏。刘汉龙见图后震惊无比,誉为“精艺绝伦”,于1 3 5 4在杨准跋后再题一跋,称图是“稀世珍玩”,要杨准的后代世世珍藏。

杨准题跋曰:

“右故宋翰林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一卷,金大定年间,燕山张著跋云‘向氏图画记,所谓选入神品’者,是也。我元至正之辛卯,准寓蓟日久,稍访求古今名笔,以新耳目。会有以兹图见喻者,且云: ‘图初留秘府,后为官匠装池者,以似本易去,而售于贵官某氏,某后守真定,主藏者复私之,以鬻于武林陈某,陈得之且数年,坐他事稍窘急,又闻守且归,恐遂速祸怨,思欲密付诸贤士君子。’准闻语,即倾橐购之,盖平生癖好在是也。卷前有徽庙标题,后有亡金诸老诗若干首,私印之杂志于诗后者若干枚。其位置若城郭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马牛驴驼之小大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意态,而莫可数计,盖汴京盛时伟观也。汴自朱梁来,消耗极矣,至宋列圣,修养百年,始获臻此甚盛,其君相之勤劳,闾井之丰庶,俗尚之茂美,皆可按图想其万一。吾知画者之意,盖将以观当时而夸后代也,不然则厄于时而思殚其伎,以杰然自异于众史也,何其精能之至,而毫发无遗恨欤!此岂一朝一夕所能就者,其用心亦良苦矣。夫何京、攸父子,以权奸柄国,使万姓愁痛,强虏桀骜,而汴之受祸有不忍言者。意是图脱稿,曾几何时,而向之承平故态,已索然荒烟野草之不胜其感矣。当事时,城外内之金帛珍玩,根括殆尽,而是图独沦落至今,逾二百年而未甚弊坏,岂有数耶!自时厥后,其地遂终不睹汉宫,而困于战争且日甚,虽欲求卷中所图仿佛,有安可得矣。呜呼!都邑废兴,虽系运数,而人谋弗臧,盖各有自。天津闻鹃之叹,崇宣秉钧之虐,谓非基于熙丰大臣之谬误可乎!其所以之汴之陆沉,而不可复振者,亦必有任其责矣。今天下一家,前代故都,咸沐圣化,其生聚浩穰,宜不减昔,惜吾未得一一躬造其地,以览观其盛,故于是卷既嘉起笔墨之工,而又因以识予之感慨云。至正壬辰(1352)九月望月,西昌玉华素士杨准跋,钤印二,准,京兆文章家印。”

其后刘汉题跋云:

“余自幼喜画学,业之四十年,平生所见古今画,以轴计者,奚啻累千百,其精粗高下,要皆各擅一绝,往往不能兼备,壬辰秋,避地来西昌,杨君公平以余之专门也,出所藏清明上河图以示。其市桥郭径、舟车邑屋、草树马牛、以及于衣冠之出没远近,无一不臻其妙。余熟视再四,诚非虚语,而或者犹以井蛙之见,妄加疵纇,甚矣其不知子都之嘉姣,而亦何足为是图轻重哉。呜呼,此希世玩也,为杨氏子若孙者,当珍袭之。至正甲午(1354)正月望,新喻刘汉谨跋。”

1 3 6 5李祁在《清明上河图》上作了题跋,题跋上记图为静山周氏家。李祁,元茶陵人,字一初,别号希蘧,又号危行翁。著有《云阳先生集》十卷。元亡,自称不二心老人,不仕明朝, 年70余乃卒。曾书写过《公方弱冠帖》和《苏轼乐地帖跋》。

李祁跋云:

“静山周氏文府所藏清明上河图,乃故宋宣和政年间名笔也,笔意精妙,固自宜入神品。观者见其邑屋之繁,舟车之盛,商贾财货之充羡盈溢,无不嗟赏歆慕,恨不得亲生其时,亲目其事。然宋祚自建至宣政间,安养生息,百有五六十年,太平之盛,盖已极矣。天下之势,未有极而不变者,此固君子之所宜寒心者也。然则观是图者,其将徙有嗟赏歆慕之意而已乎,抑将犹有忧勤惕厉之意乎!噫,后之为人君为人臣者,宜以此图与无逸图并官观之,庶乎其可以长守富贵也。岁在旃蒙大荒落(1365)。云阳李祁题。”前钤印二,李一初氏,不二心老人。

三、明后期的收藏家——李东阳

1461前后吴宽在《清明上河图》题跋称,图在大理寺卿朱鹤坡家。吴宽,字原博,号匏庵,又号玉延亭主,世称匏庵先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大书法家、文学家。明成化八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工诗文,善书法,书法师苏东坡,著有《匏庵家藏集》、《书经正蒙》等,有书法精品《种竹诗卷》、《题赵孟頫重江叠嶂图诗》、《为唐寅求情札》传世。他于书无所不读,家中藏书楼名“丛书堂”所藏十分丰富,还曾专典诰敕修《宪宗实录》。他的宦绩政声、诗文成就、书法艺术方面都名声显赫,由于他作风高洁,不受时尚左右,而以清正自守,死后谥文定。吴宽跋曰:

“金燕山张著,以此图为张择端笔,必有所据。至后人乃以择端作于宋宣政间,今画谱俱在,当时有如斯人斯意,而独遗其名氏何耶?大卿朱公,藏此已久,予始获展阅,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朱公云:此图有稿本,在张英公家,盖其经营布置,各极其态,信非率易所能成也。吴宽”

徐溥,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人。他自小胸怀大志,天资聪颖。 景泰五年廷试榜眼,59岁时升为文渊阁大学士,最后晋升为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次年又任首辅。徐溥入阁为相十二年,忠于王朝,尽心尽力,对朝政多所匡扶,被誉为明朝贤相之一。与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同心协力,辅治朝政。尊敬他的人尊称他“徐阁老”。弘治十年徐溥以“四朝元老”的殊荣奉旨南归故里。于弘治十二年病卒于家中,特赠太师,加特进左柱国,谥“文靖”。著有《谦斋文集》4卷、《文靖疏稿》2卷。

弘治以后,《清明上河图》归徐溥所有。徐溥和李东阳同朝为政多年,因为他说《清明上河图》上有李东阳的叔祖李祁的题字,便把《清明上河图》赠与李东阳(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跋记),自愿无偿把这幅人人梦寐以求的名画转让给了李东阳,却没有在《清明上河图》上留自己的笔迹。

李东阳,字宾之,湖广茶陵人,号西涯,明代的诗人、书法家,明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弘治十二年曾和程敏政主持会试。著有《怀麓堂集》100卷传世,并被收入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对当时影响较大。他的诗文追求典雅工丽,而且聚集大批有才华的官员和才子,在当时形成了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派。书法方面他善于于篆、隶、楷、行、草书。明詹景凤《詹氏小辨》中云:“东阳草书,笔力矫健成一家,小篆清劲入妙。”他对自己的篆书很自负,说:“李斯、李阳冰之后,就算小生我了。”在书法界人们评价他在明中期书风起承先启后的作用。可见他在当时文坛、书法界都有相当了不起的造诣。

李东阳自幼就才华出众,深得明代宗喜爱,说他日后一定能做得丞相。果然在18岁那年他登进士第,殿试二甲第一。一年一年步步高升,弘治十一年他拜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在当时京城内外流传这样一句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明武宗时刘瑾专权,朝廷政治腐败,但李东阳廉洁自律,曾努力为推翻刘瑾专权作着自己的贡献,和刘健、谢迁在阁议中请求诛刘瑾,由于李东阳的态度较为含糊,阉党也不想和他为难,才使他能够幸存下来,这是李东阳骨气软的一方面。而他又向武宗上书“嬉游废政”之弊;又上书论“时政四弊”,可是却都没有得到回报。《明史》中说他:“潜移默夺,保存善类,天下阴受其庇”。等到后来杨一清计除刘瑾,武宗嬉乐如旧,政治腐败日甚一日。在正德八年,李东阳获准致仕,闲居北京郊区西涯村家中,以诗酒自娱。于正德十一年病逝。赠太师,谥号文正。

李东阳第一次见到《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只是一个刚考中进士的年轻文人,《清明上河图》仍在大理寺卿朱文征手中,他有幸看到了这个传世名画,同时还在画后的跋中看到了在一百二十六年前元朝末年他的远祖李祁所提的跋序,这真是一番奇遇啊!

在《清明上河图》的跋文中,共提跋了两次,而且他的提跋还是跋文中最详尽的,如果把《清明上河图》全部提跋当作一部历史小说,那麽李东阳的跋文就是小说中最精彩的高潮。

于弘治三年(1 4 9 1年)在大理寺卿李东阳在《清明上河图》写下了自己的第一个跋。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