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新现实水墨的探索(组图)

新现实水墨的探索(组图)

2018-06-27 08:50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周京新 人物写生 2015 年

这里就涉及技术、理念、方法、画学、传承、担当、突破、自立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从形而上的思想到形而下的器用,一切的问题都包含着态度和行动的选择——为学为艺。我们倡导技术上习练的刻苦,娴熟如庖丁。在游刃有余的技术层面上,面对宣纸,以对传统绘画娴熟的驾驭之功,切中肯綮,去破掉陈旧理念的束缚,破式而立展开水墨的探索。要有勇气,持之以恒地探索。要有“度物取真”的审美把握,在控制笔墨的基础上,以心境的感知力,破掉所有纸面上的表象之惑,达到艺术的高度,求得气韵扑面。正如荆浩在理解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时所说的那样,达到“隐迹立形”。

谈论中国绘画,溯源求本,必涉及谢赫的六法传统。这里的传统包括技术上的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也包括理念上的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当然最重要的是绘画的本意,也是列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

气韵如何表达,是画家境界高低的分别。

——小画家的笔墨运斤,只限于一己的、自我的“一点点”气量;大画家、大诗人,所以有着大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打破了自己的小我”。所度之物,是广泛的自然与社会。生活撷取、心中抒发的更是对大自然和整个社会的关怀,不仅仅是自我的小度量。

——绘画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实际上就是关于风格与情境的理论基础,这也是考量画家水平的理论依据。传统文化影响到绘画的程式理念,自古延续至今,绘画之中的为学为艺,深有遵循古道的必然。郭若虚所谓“六法精论,万古不移”之说,就是以坚定的语气肯定着“六法”在中国绘画中的真理性意义。

但是,他没有想到另一种文化——在他定义六法的真理意义一千年之后,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这就是西方美术教育在中国一百年来的普及。其中,写实意义下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奠定了美术当今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审美。对自然中的万物的写生与真实表达体系下的绘画,深深影响到中国画的存在和发展。

伴随这种情形,近现代中国绘画一百年左右的历史上,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关于中国画革新的思考——从康有为的“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敝极矣”,到陈独秀的“革四王的命”,从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之法”,到当代的“中国画到了穷途末路”或者“笔墨等于零”……此等疑问,这般呐喊,不一而足。

责任编辑:果然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