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建筑的“观看之道”(组图)

建筑的“观看之道”(组图)

2018-07-31 17:3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建筑的“观看之道”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爆发,伊东丰雄前往受灾地区,在仙台地方政府的协助下,与隈研吾等设计师成立了“归心会”,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规划重建方案。

他针对沿海居民民居、商业街、露天橄榄球馆这三个区域的重建给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具体实施方案。他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以当地居民的使用为核心,并遵循层层疏导的抗灾理念,以及这些偏远地区老人们的传统生活习惯,为该地区设计了这三个新的区域,并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称赞。

伊东丰雄一直以来对近代主义的建筑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孤立的、个体的建筑模式只适用于东京等大都市,对于老年人和农民居多的小城镇来说,这种建筑模式是有悖现况的。于是,他与其他建筑设计师组成团队,与当地居民深度交流,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设计了可以一起吃饭、活动的“公共之家”,唤起了小镇居民的传统回忆。

而且,伊东丰雄结合自己投身建筑行业以来的经验,地震重建后对当代日本的建筑设计教学提出了反思,针对沉溺于概念的学院教育,他向当地政府提议创办专门教授针对现实情况的建筑设计学的“建筑塾”,并且得到了其他设计师的支持。在学习过程中,村镇居民对年轻设计师的不信任,年轻设计师对村镇居民的疏离,在一次次的实践教学中化解,双方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设计出了令居民满意、设计师自豪的公共建筑。

建筑,如同动物的巢穴

建筑,原本同动物的巢穴是一种等同的存在。它之所以被作为“建筑”推崇,是因为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开辟出一处同自然分离的空间。这一遵循欧几里得几何学的规则创造出的空间,由圆形或正方形的平面包围,独立于周围环境。

因此我们可以说,建造建筑即是将内外分离的行为。建筑凭借其独立性与完整性一直保持着辉煌的历史。正因如此,人们自然也会重视建筑的外形,对其好坏作出评价。

但另一方面,建筑的独立性与完结性和权威性相统一,因此使得人们不得不遵循其中的规则。于是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能够让人自由舒适地待在其中的建筑。为此,考虑到尽量减弱建筑本身分隔内外的界限。建筑的定义就是将内外分离,因此弱化内外界限的行为与建筑的定义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但我就是想在认识到这一矛盾的前提下,挑战解决这一矛盾。这是我从事建筑事业的原动力所在。

为了弱化建筑内外的界限,我瞩目于建筑正面(外观),尽量尝试将其透明化。我发现,使用玻璃虽然可以增强建筑的透明度,然而建成后的玻璃墙壁却比石材或混凝土更能凸显其作为屏障的存在感。于是在设计出仙台媒体中心之后,我的想法开始发生改变,我的思想到达了一个新的层面。我开始思考,也许可以在墙壁上开凿洞穴来创造内外质地等同的空间。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