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综合 > 姚谦:给年轻资金不足的藏家另一种收藏论(组图)

姚谦:给年轻资金不足的藏家另一种收藏论(组图)

2018-09-18 12:06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姚谦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原标题:姚谦:另一种收藏论

今年春拍媒体报导“艺术市场回春”,文中提到新见许多年轻的艺术爱好者进场,拍得他们喜欢的艺术品。的确,这真是个令艺术市场高兴的事,因为许多年轻人愿意把他们所得部份用来收藏艺术品,这也表达了艺术普及至新一代的群众生活中。

后来,无意间与拍卖公司的人聊起,他们表示这的确是真实的消息,确实有一批30、40岁的新艺术爱好者进拍,很多都是第一次进拍场,而且都集中在这些年来艺术圈兴起的艺术家与时尚厂商合作的限量版merchandise作品。我想,艺术的收藏本来就是由低而高的渐进,只是,当今艺术新闻的报导大多艺术家倾向高金额艺术交易的新闻,众多不是以资金论战的年轻艺术爱好者,从媒体上可能比较少有与收藏艺术相关的实用资讯提供他们参考。

同时这些年来许多时尚消费版面常出现厂商与当代艺术家跨界合作,藉艺术让自己产品有更多的关注与销量,几乎成了一种新的流行。这也是件好事,让年轻、时尚消费群众以自己的语言接触艺术,而当代艺术家也可延续自己的创作藉商业的平台制成周边商品与年轻群众对话,都是把艺术导入生活很好的案例。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严肃地面对一个新的情形,当艺术创作商品化与通俗化,和当商品藉艺术之名、限量为包装乔装可投资的高价商品的手段满街时,不禁该想想艺术与商品是否有界限?当这些周边商品进入到艺术平台销售时,市场也出现了相信这价值的消费群时,也许这已透露出艺术与商品之间界线模糊的时代来临,其实许多年前的美国经济兴起时Andy Warhol也藉此思考名声大噪一回。

我也有过收藏刚入门时的困惑,在那资讯很少的时代。别无他法,唯一解决我困惑的只有阅读;于是看遍少数可以阅读到的艺术杂志,几乎狼吞虎咽的阅读,并且经常光顾离自己居住较近的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图书馆,去找相关资料对照近期看过的展览或者有兴趣的艺术家资料。当然,随着自己阅读的扩大和网络世界的便利,渐渐地,在网络上搜索艺术资料成为很重要的资讯来源;只是这些年来必须越来越小心地面对,网络上夸大或不真实的写手文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无门槛面向大众的社交平台上。艺术还是眼见为凭,所有资料来源阅读后必须有所判断,别人的评论都是参考,最后的判断应当在面对作品时,诚实的问自己是否被打动,这才是收藏的最后决定。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