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将地名篆印 将乡愁铭记(组图)

将地名篆印 将乡愁铭记(组图)

2019-04-20 20:35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蔡甜甜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最近,城南街道20个地名印集出炉。一方小小的印石上,精雕细琢着南岸、马车河、界岱、丹霞……这一个个地名,风格各异,细细赏玩,意趣无穷,回味隽永。

中国印章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书法、绘画、诗歌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与时代发展的见证。这一枚枚精妙细腻的印章,不只记录了这座城过往的时光,还是萦绕无数城南人心头的一抹乡愁和回忆。


方寸之间 铭刻乡愁

城南街道是乐清市城中村改造的主战场。近几年来,城中村改造和拆迁工作势如破竹,城南的变化翻天覆地。参差不齐的房屋、错综复杂的窄巷消失了,昔日布局杂乱的城中村变成一片片“飞机场”,宽敞整洁的道路将穿过这里,绿意盎然的公园将点缀其间,现代时尚的楼房将在此拔地而起……村庄的旧貌被城市的新颜所取代,但这里的乡愁回忆却不能被抛却忘记。

如何把这些村庄的历史和故事留住,并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成为城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城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瑞东思考的一件事。经过多方考量后,他想到了篆刻地名印。“印章有阴阳方圆,表达形式多样,用来刻制地名,既有鉴赏价值,又寓意铭记家乡历史。”他说。

去年底,他找到“凸石斋”主人马旭亮,邀请其操刀,自费制作城南地名印。

马旭亮原籍西安,在乐清生活已有十余年。工作之余,他的热爱就是捉笔抄刀,篆刻治印,二十余年来乐此不疲。得益于他多年书法的功力,他的篆刻用笔线条凝练,工稳平和而能气韵自出。在接到为城南20个地名篆刻印章的邀请前,他篆刻的作品大多为人名,一下子为20个地名治印,数量大,还不能重复雷同,颇具挑战性。“这是件很有纪念价值的事,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他欣然接下这个任务。

20个地名名字固定,要在小小的印章上做文章,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各村特色,只有在篆法和章法上下功夫。在选择印石时,他选择了石质软硬适中、色泽圆润饱满的浙江红石。马旭亮在设计每枚印章的字体、图案时,都会先细细了解每个村名的历史,寻找最合适的方式,力求展现每个村庄的特色。

每晚,他挑灯夜战,一笔一划,精雕细琢每一枚印章,历时将近一个月,完成了20枚印章的设计和制作。每枚印章上都有一只雕工精致的瑞兽作印纽,精致大气。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